1 / 56
文档名称:

狂犬病基本知识和预防处置规范(2009年版)新华.ppt

格式:ppt   大小:1,609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狂犬病基本知识和预防处置规范(2009年版)新华.ppt

上传人:iluyuw9 2017/11/21 文件大小:1.5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狂犬病基本知识和预防处置规范(2009年版)新华.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狂犬病基础知识及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
报告主要内容
狂犬病基础知识
2009年版新规范修订背景
2009年版主要内容简介及主要说明
狂犬病病毒
理化特性:
易为脂溶剂(肥皂水等)、 75%乙醇、碘伏、紫外线灭活
对季胺类化合物敏感:新洁尔灭
对温度敏感,60℃ 30秒或100℃ 2秒即可被杀灭
易被巴氏消毒、紫外光、酸(PH 4以下)、碱(PH 10以上)灭活。
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
子弹状外形(75nm×180nm)
3
狂犬病毒的感染特点
狂犬病毒(RABV)是一种高度嗜神经性病毒,狂犬病是一种急性致死性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
一旦狂犬病毒进入中枢神经,侵犯脑和脊髓的神经细胞,并大量增生,则引起神经细胞功能紊乱和退行性病变,机体开始出现症状。
狂犬病毒在脑神经细胞中大量增生后,通过传出神经离心性地向外扩散到周围神经及其所支配的组织中,从而引起广泛的非神经组织的感染。常累积于唾液腺,病毒大量增生而由唾液腺排除体外。
一般出现典型的狂犬病症状后一周内死亡。
4
狂犬病致病机理
被动物咬伤而感染病毒
通过肌肉周围神经末梢进入神经系统
在神经系统中向心性移动
进入大脑细胞引起全脑炎
通过周围神经进入分泌腺体:
在唾液中分离到病毒
每小时移
动1毫米
到临床发病时,病毒已广泛分布于身体内,一般以严重的神经病学症状和死亡为特征。
临床首发症状通常是伤口部位神经性疼痛(病毒在背根神经节复制和神经节炎引起)。
麻痹型狂犬病的虚弱无力是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引起。
神经系统受损和功能紊乱
6
狂犬病脑炎特点
狂犬病毒(RABV)首先从咬伤部位侵
入,在伤口附近的横纹肌细胞内小量
增殖,然后从横纹肌细胞侵入邻近的
神经末梢,最终必须进入中枢神经系
S) 才可能引起狂犬病的症状。
S病理学表现为急性脑脊髓炎,常常没有
显著的显微镜下改变,脑部可以轻度肿胀、脑膜和脑实质血
管轻度充血伴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这也是其他急性病毒性
脑炎常见的共同表现。
7
狂犬病的传染源
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对狂犬病毒易感
动物狂犬病以家养动物为主
犬是狂犬病毒的主要宿主,其易感性中等,幼犬比成年犬更易感。潜伏期一般为2~7周。
猫对狂犬病高度易感,多半是从狂犬传播而来,为次要的动物宿主,但很少参与种内传播。
野生动物是狂犬病毒的主要自然贮存宿主
蝙蝠
野生啮齿类的野鼠、松鼠、鼬鼠等;狼;狐狸
9
带毒犬(犬狂犬病毒携带状态)
外表正常的犬咬伤人后,人发病身亡而犬却健在,为狂犬病毒携带状态
病毒分离:广西(%)
抗原/核酸检测:广东(%)、湖南(%)、贵州(%)
Fekadu报告的5只健康犬的唾液中从第一次分离出狂犬病毒后存活3~39个月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