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很多朋友都用vmware来测试不同的系统,我结合自己的经验谈一下对网络设置的理解,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bridge:
这种方式最简单,直接将虚拟网卡桥接到一个物理网卡上面,和linux下一个网卡绑定两个不同地址类似,实际上是将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从而达到侦听多个IP的能力。
在此种模式下,虚拟机内部的网卡(例如linux下的eth0)直接连到了物理网卡所在的网络上,可以想象为虚拟机和host机处于对等的地位,在网络关系上是平等的,没有谁在谁后面的问题。
使用这种方式很简单,前提是你可以得到1个以上的地址。对于想进行种种网络实验的朋友不太适合,因为你无法对虚拟机的网络进行控制,它直接出去了。
nat方式:
8(默认情况下),如果你有过做nat服务器的经验,8就相当于连接到内网的网卡,而虚拟机本身则相当于运行在内网上的机器,虚拟机内的网卡(eth0)8。
你会发现在这种方式下,8界面上,这样虚拟机就可以使用dhcp服务。更为重要的是,vmware自带了nat服务,8到外网的地址转换,所以这种情况是一个实实在在的nat服务器在运行,只不过是供虚拟机用的。
很显然,如果你只有一个外网地址,此种方式很合适。
hostonly:
这应该是最为灵活的方式,有兴趣的话可以进行各种网络实验。和nat唯一的不同的是,此种方式下,没有地址转换服务,因此,模认情况下,虚拟机只能到主机访问,这也是hostonly的名字的意义。
默认情况下,1上。1上的虚拟机仍然可以设置成dhcp,方便系统的配置.
是不是这种方式就没有办法连接到外网呢,当然不是,事实上,这种方式更为灵活,你可以使用自己的方式,从而达到最理想的配置,例如:
a。使用自己dhcp服务:首先停掉vmware自带的dhcp服务,使dhcp服务更为统一。
b。使用自己的nat,方便加入防火墙。windows host可以做nat的方法很多,简单的如windows 共享,复杂的如windows server里的nat服务。
c. 使用自己的防火墙。1,你可以加入(或试验)1和外网的网卡间。
从以上可以看出,hostonly这种模式和普通的nat server带整个内网上网的情形类似,因此你可以方便的进行与之有关的实验,比如防火强的设置等。
三者的区别:
BRIDGED:
bridge就是“桥”的意思,说起桥接,就不能不说局域网。比如我们有两个局域网络,.*,同时,我们希望把这两个网络链接起来,这中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采用桥接。这个时候,“桥”就是一个主机,这个机器拥有两块网卡,分别处于两个局域网中,同时在“桥”上,运行着程序,让局域网A中的所有数据包原封不动的流入B,反之亦然。这样,局域网A和B就无缝的在链路层连接起来了(当然要保证两个局域网没有冲突的 IP)。这就是桥的作用,在链路层无缝的沟通两个局域网。
而VMWare的桥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不过,本来作为硬件的一块网卡,现在由 VMWare软件虚拟而来罢了!当采用桥接时,VMWare会虚拟一块网卡和真正的物理网卡就行桥接,这样,发到物理网卡的所有数据包就到了VMWare 虚拟机,而由VMWare发出的数据包也会通过桥从物理网卡的那端发出,这样,如果物理网卡可以上网,那么桥接的软网卡也没有问题了,这就是桥接上网的原理了。
在桥接时,VMWare网卡和物理网卡应该处于同一ip网段,所以在虚拟机中ping物理网卡ip,或者在主机总ping虚拟机网卡ip,都可以ping通。
NAT:
work address translate的简称。网络地址转换,.*.*而开发的。私有ip段,可以由任何公司和个人使用,,上,因为这肯定会造成路由的失败。但是,ip地址的稀缺让我们必须采用这种共享ip的方案,。这样的前提下,NAT就应运而生了。
网关和路由器上,,它的数据包就要通过一个网关或者路由器,的ip地址,这样的网关和路由器就要在收发数据包时,对数据包的IP协议层数据进行更改(即 NAT),。
我想到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要算我的大学宿舍了。.× ,.×,然后通过学校网关,。这个过程中,宿舍的路由器做了一次NAT,而学校的网关又做了一次NAT。
VMWare的NAT上网采用的技术是一样的,它在主机和虚拟机之间用软件伪造出一块网卡,这块网卡和虚拟机的ip处于一个地址段。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