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您下载的该文件来自TXT下载
欢迎访问:
一赫德逊河畔的望族少年
纽约州赫德逊河河谷,土地肥沃、林木繁茂、交通便利。
在距纽约市区约100英里处的河谷东岸,有一大片山岭逶逦
的高地。高地的一个小山丘上座落着一幢气势不凡的宽敞楼
房,这就是海德公园村罗斯福家族的宅第。1882年1月30
日,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出生于此。他就是后来美国
的第32任总统。
族谱与家世
赫德逊河是17世纪初以其发现者、英国航海探险家亨利
·赫德逊而命名的河流。它的源头可上溯到毗邻加拿大的纽
约州北端,全长近500英里,在流经奥尔巴尼后蜿蜒南下,纵
贯纽约市区,注入大西洋。17世纪初,荷兰移民纷纷沿着赫
德逊河在河谷两岸定居,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大约在
1643年前后,有一位叫克拉斯·马腾森·范·罗森菲尔德的
荷兰人随着移民潮在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市)登陆,然后
在附近定居下来。
随着岁月的泼洗,故乡荷兰那个濒海的罗森菲尔德小镇
的铁轨——在仕途上与"总统叔叔"比肩看齐——不期而至
并从此横亘在他的意识深处。果然,此后罗斯福的政治旅程
与长他24岁的特德叔叔如出一辙——纽约州议员、助理海军
部长、纽约州州长以至美国总统。
然而,个体生命的驿站却呈示出迥异于特德叔叔的轨迹
与景观。罗斯福并没有受到想象中的荫庇。他凭藉的是自己
的进取、抗争……甚至苦斗,以及由顽强隐忍和深沉性格支
撑起来的自信,亦即对自己的事业抱有的沉静而绝对的自信
——他39岁时下肢瘫痪并从此终生与支架或轮椅为伴,病因
是小儿麻痹症。他把这飞来的一击当成冥冥中早已预定的命
运之约。生理残疾往往使人乖戾、愤世,罗斯福却以健全的
心理平衡与防卫机制避免了这种可能性;痛苦也使人宽容、旷
达,微温的理智和高度的自尊使他在最令人沮丧的诸事不顺
的促狭环境中,也能发现现实存在的合理性和点滴变通的可
能性,这种柔韧而绵长的信念使他永远有梦,政治明星的职
业末日感也随之被消解。此后在他生命中的各个时段里,他
遭遇了难以数计的反对派和强硬的对手,他们对他的各个方
面进行过非议和责难,但都绝口不言他曾经或者会绝望。
在长达8年的蛰伏其中,他调整和校正了表达生存和生
命意志的方式。他当律师,表现平平;投身商海,更是一事
无成。但当他坐着轮椅进驻帝国州长官邸时,浮躁凌厉变成
了圆熟通达,精气内敛取代了锋芒毕露。他了解国事民瘼,洞
悉政治行情。他学会了一个人在竭力要飞上天的时候如何在
地上行走的本领,对政治角逐场上那些极具法度的攻守进退
的微妙之处更是了然于胸。他积累着实力和厚度,醉心于植
物学和养马,成了达切斯县一名优裕而悠闲的乡绅。在南北
战争前夕,年近古稀的艾萨克成为废奴运动的支持者,他的
住所一度成为南方黑奴逃往加拿大的"地下铁路"交通站。
艾萨克·罗斯福第二的儿子詹姆斯·罗斯福(1828—
1900)即富兰克林的父亲,1828年生于海德公园。1847年毕业于
联邦学院。他青年时代思想激进,是个富于朝气,崇尚
自由的浪漫主义者。1848年,20岁的詹姆斯去欧洲旅行,正
值加里波第①的"红衫军"为意大利摆脱奥地利的控制而苦
斗之时,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同情弱者和正义者的行列,在
"红衫军"中干了一个月。他回国后即进入哈佛大学,并于
1852年在哈佛法学院完成了学业。翌年,他同丽贝卡·豪兰
结婚。一年后儿子降临,夫妇俩决定打破罗斯福家族惯用的
交替命名法,给儿子起名罗西·罗斯福。詹姆斯从父辈那里
继承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遗产,还在赫德逊河流域拥有大约
200公顷的土地。他平易近人,热爱生活,钟情于充满田园风
光的乡绅生活。但他并没有整日沉溺于海德公园的天伦之乐
中,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在纽约市区从事他的工商业活动。
生性豪爽、具有浪漫气质的詹姆斯·罗斯福似乎一生都
醉心于做大生意。他主要投资经营煤矿业和运输业,担任了
德拉韦尔——赫德逊运河公司的副董事长和几家较小的运输
公司的董事长。他把从事运输业所获的大部分收益用于投资
①加里波第(1807—1882):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民族
解放运动的领袖。
经营无烟煤的开采,结果在1873年的经济危机中,这个几乎
垄断着沥青矿开采的巨大烟煤联合企业濒于破产,詹姆斯和
他的伙伴们被愤怒的股东赶出了经理室,从此失去了对公司
的控制权。他和伙伴们还准备建立一个控股公司,把南方的
铁路网络全部垄断起来,这一冒险事业又因周期性的经济萧
条而告吹。接二连三的受挫并没有使他们气馁,他们开始策
划更大的生意。他们于1887年成立了尼加拉瓜海洋运河公
司,计划开凿一条横贯尼加拉瓜的大运河。詹姆斯担任了该
公司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