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计算机信管毕业论文-计算机基础网络答疑系统.doc

格式:doc   大小:1,008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计算机信管毕业论文-计算机基础网络答疑系统.doc

上传人:glfsnxh 2017/11/21 文件大小:100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计算机信管毕业论文-计算机基础网络答疑系统.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ZHEJIANG YUYING COLLEGE
 
毕业设计(论文)
(2012 届)
题目计算机基础网络答疑系统
分院/系信息技术与应用系
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班级 10信管3+2
学号 10222312
学生姓名马飞
指导教师秦学礼
日期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计算机基础网络答疑系统
摘要:重点介绍了网络答疑系统的开发的背景、项目开发的目的和项目开发的意义。系统规划阶段,通过实际的业务流程的调研,分析了系统的组织结构,具体完成了系统的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现行业务流程分析,并通过对现行业务流程的优化,得出了系统的业务流程;之后是系统分析,具体完成了数据流分析;系统设计阶段主要完成了功能模块的划分、数据库的设计和系统界面设计。该阶段对各个模块的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形成了本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开发模式;数据库的设计先进行了概念结构设计。
根据前几个阶段的分析和设计,该系统决定采用ASP作为开发技术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完成了系统的程序实施。
关键词:数据库;网络答疑;计算机基础
目录
1 概述 4
项目开发背景 4
项目开发目的 5
2 需求分析 5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5
数据流图分析 6
系统需求分析 8
3 系统设计 10
系统结构设计 10
系统数据库设计 11
4 开发工具简介 16
ASP技术 16
数据库管理技术 18
5 系统实现 19
19
登录首界面 20
添加站内新闻 21
教学课件查询 23
注册用户管理 23
通讯录界面 25
30
32
6总结与展望 33
致谢 33
参考文献: 34
1 概述
项目开发背景
随着计算机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已广泛的应用于信息管理、文字处理、辅助设计、辅助教学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基于《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系统主要是针对高校中涉及计算机网络答疑的一系列相关工作的管理,本系统的建立使高校计算机网络答疑的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查询手段更加便捷化。同时,基于《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系统也是实现高校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高校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加,人工书写数据已经不能够处理如此庞大的数据。为了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高效性,一个利用计算机来实现高校《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工作的系统将必然诞生。基于这一点,设计了一个基于《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系统,用来就学生答疑进行管理,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准确的完成整个答疑过程。
基于对上述的认识,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查阅有关文献及技术参数,对高校计算机基础答疑的实际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发现目前所采用的手工记录的方法进行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对象范围广,数据存储不易;填写的数据多,每个学生所填写的内容相当复杂,且大量数据重复;不易存档,成千上万的信息和堆积如山的单据对管理人员来说是一个负担,需要大量的文档资料。鉴于以上种种原因,《计算机基础》的答疑的管理急需一种软件来代替手工操作来管理数据资料。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使计算机成为领导者和管理人员应用现代技术的重要工具。计算机辅助高校管理活动,可以极大地增强管理者采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决策。计算机系统能根据管理过程的变化情况,将原始数据、资料等进行加工、保存,管理人员可以在解决具体问题需要信息资料时,随时进行检索查询,了解整个《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系统的动态情况,进行动态管理,从而有效的处理答疑的管理工作,实现高校对《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信息管理的自动化,提高办学效率。
项目开发目的
基于《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系统的开发目的是使高校《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模式从手工记录转变成信息管理,为《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人员提供方便条件。对高校答疑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之后,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开发出一套新型的管理系统,从中领悟系统开发的思想,掌握系统开发的流程和方法。随着高校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化的管理。所以系统开发将围绕高校计算机基础答疑工作的实际情况,使之能迅速适应高校的需要。
基于《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系统的实施的现实意义:减少管理答疑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浏览查看,而且更加直观;改变了以前工人手工记录的方式,电脑录入更加方便快捷;实现了《计算机基础》的网络答疑的计算机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