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质监测与水资源管理
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水资源定义为
“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量和可用的质,并能在区域内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
水资源定义
水资源包含水量水质两个方面,两个方面互为依存,缺一不可。水资源具有质和量二重属性。
与地球其它自然资源一样,水资源也是“质”与“量”的有机结合,其内涵表现为在一定时空分布上具有足够的数量和一定的质量同时可被人类利用的水。所以水资源也包含水质水量两个方面的含义,且互为依存,缺一不可。
水资源二重属性
缺水则水的质量自然不高,而水质不好又会使缺水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将水质配置与水量配置相结合,即在传统水量配置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水体功能,根据不同用户对水质要求的差异实行分质供给,并分析水体水质在生产过程中的转化关系,统筹考虑水资源合理利用和水环境保护问题,对水环境纳污能力进行合理分配,以促进发展与环境这二大问题的和谐统一。
水质与水量的关系
水质监测是管理水资源重要的基本手段。水资源的管理包括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功能区划及水资源保护规划等,需要水质监测提供准确及时的水质动态信息。通过定期监测各种水体水质,能够有效监督污染物排放,确保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水质监测的重要作用
水质监测同时是水资源生态服务功能实现的有效手段,动态的水质监测将为水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必要保障。开展优质、全面、系统、科学的水质监测工作,服务于我市水资源的优化管理及水生态系统的修复、保护,达到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
水质监测的重要作用
水环境的质量状况是通过对水质进行连续不断的监测得来的。水质监测是以江河湖库,地下水等水体和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口为对象,利用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测定水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水质标准的过程。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的结果用具有一定意义的数据来表示,水质监测是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基础,长期收集大量的水质监测数据,可以此研究出污染物质的来源、分布、迁移和变化的规律,对水质变化趋势作出预测,正确评价水环境质量,确定水环境污染的控制对象,为研究水环境污染的控制对策、进行水资源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质监测
目前的水质监测方式为定期、定点监测,一般至少在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按照相关国标要求开展一次地下水(地表水)、退水水质监测。它可以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进行快速反应和跟踪监测的水污染应急监测,因此我们说水质监测在水资源保护中是哨兵、是眼睛,能够实时捕捉到水资源质量的变化情况。
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的作用
为决策提供依据
监测水资源质量变化
保护水资源的基本手段
水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