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体位性蛋白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姚勇
2012年11月·郑州
直立性
暂时性
持续性
临床表现形式
蛋白尿的分类
蛋白尿的分类
来源不同
小球性
小管性
分泌性
溢出性
体位性蛋白尿orthostatic proteinuria
■又称“姿势性蛋白尿”:
1935年由Ulzmann等率先描述
(Orthostatic proteinuria in The Kidney in Health and )
■是一种仅发生于直立位时(静立或行走、运动)
的蛋白尿,而卧床后尿蛋白消失的临床状态。
体位性蛋白尿
* DD:一过性蛋白尿:
a. 生理状况-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暴露于极度寒冷中等
-
发热、充血性心力衰竭、腹部手术、应用肾上腺素等
上述情况约在一过性蛋白尿中占10%
【Miltényi M. 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in healthy children. Clin Nephrol 1979】
■儿童体位性蛋白尿的发病状态:
确切不详,并非少见(学龄期儿童中存在着相当比例)
■调查资料显示:
①在校青少年约10%有蛋白尿,其中50%~60%与体位性相关
【Miltényi M. Urinary protein excretion in healthy children. Clin Nephrol 1979】
在青春期蛋白尿儿童中更可能占到75%
【Dodge et al. Proteinuria and hematuria in schoolchildren. J Pediatr 1976 】
②正常青春期儿童中体位性蛋白尿检出率约2~5% ;
10至20岁间检出率逐年减少,30岁后极少见到
【West CD. Asymptomatic hematuria and proteinuria in children. J Pediatr 1976 】
正常的变异假说
肾小球异常假说
血液动力学异常假说
体位性蛋白尿
发病机制
体位性蛋白尿发生与其存在
肾小球形态结构的异常有关
【Pediatr Nephrol 1990】
有关于体位性蛋白尿肾脏病理改变的报道
总体呈现部分患者肾组织存在轻微病理改变
肾小球异常
假说
见有以体位性蛋白尿为首发表现的FSGS病例报道
【Berns JS, et al. Clin Pediatr 1986】
直立状态下可引起肾内血液动力学变化
而改变肾脏的生理状态
柱前脊凸位→腹腔压力增高(肾静脉淤血)
→肾脏血流量降低(血管紧张素II激活)
→出球小动脉阻力增加
→肾小球蛋白滤过增加,
→引发蛋白尿。
血液动力学
异常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