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8
文档名称:

传染病概述.ppt

格式:ppt   大小:451KB   页数:9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传染病概述.ppt

上传人:lizhencai0920 2017/11/23 文件大小:4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传染病概述.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传染病概述
金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邱兆仑
2005年9月
人类在同传染病的斗争中,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疫苗”的使用,有效地预防与控制了许多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传染病,被称之为“完成了第一次卫生革命”。而随着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患病率升高,“处于第二次卫生革命”的说法取得了共识。
当前,“旧传染病死灰复燃,新传染病不断出现”,已成为预防医学界专家、学者的基本共识。
前言
WHO《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
—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免受其害,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对此高枕无忧。

WHO 1997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
—全球警惕,采取行为——防范新发现的传染病。
新发传染病的概念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
新发传染病:新发生的、新变异的、新传入的传染病。——解放军302医院姜素椿教授

新发传染病:在人群中新出现的传染病;过去已存在的传染病,但发病增高或/和范围扩大;原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由于公共卫生措施不当又重新出现。——广东省疾控中心许锐恒教授
根据疾病在人间存在的历史及被发现的
过程,以下三类均属于新发传染病:
—疾病和综合征早已被人们所知,但并未被人们认识为传染病,因发现了相应的病原体才被确认为传染病。(如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毛细胞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突发性玫瑰疹等)
—疾病在人间可能早已存在,但并未被人
们所认识,后来才被发现和鉴定。(如军团菌病、莱
姆病、人埃立克体病、丙肝、戊肝、输血后肝炎等)
—某些传染病过去可能不存在,确实是人
类新出现的。(如艾滋病、O139型霍乱、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人禽流感、SARS等)
七十年代新发现的传染病
序号
发现年
病原名称
疾病名称
传播途径
1
1972
萼(杯)状病毒
腹泻(暴发)
经消化道传播
2
1973
轮状病毒
婴幼儿腹泻
经消化道传播
3
1975
星状病毒
腹泻(暴发)
经消化道传播
4
1975
微小病毒B19
红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经呼吸道分泌物传播,垂直感染
5
1976
隐孢子原虫
急、慢性腹泻
粪-口传播,饮用水污染可致暴发
6
1977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
与病人血液、分泌物接触传播
7
1977
汉坦病毒
流行性出血热
呼吸道传播、恙螨叮咬等
8
1977
嗜肺军团菌
军团菌病
空调系统污染、吸入病原体
9
1977
空肠弯曲杆菌
空肠弯曲菌肠炎
粪-口途径
10
1977
丁型肝炎病毒
丁型肝炎
经血、血制品,亦可经生活密切接触和围产期传播
11
1980
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I型
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经血及性传播,垂直感染
八十年代新发现的传染病
序号
发现年
病原名称
疾病名称
传播途径
12
1981
产外***金黄色葡萄球菌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接触传播
13
1982
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Ⅱ型
毛细胞白血病
经血及性传播,垂直感染
14
1982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出血性结肠炎
食用被污染食物传播
15
1982
伯氏疏螺旋体
莱姆病
蜱媒传播
16
198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经血及性传播,垂直感染
17
1983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病
经消化道传播
18
1983
肺炎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病
经呼吸道传播
19
1984
日本斑点热立克次体
东方斑点热
蜱媒传播
20
1985
比氏肠细胞内原虫
顽固性腹泻
消化道传播
21
1986
卡曼环孢子球虫
顽固性腹泻
消化道传播
22
1988
人疱疹病毒6型
突发性玫瑰疹
可能为呼吸道传播
23
1988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
主要经血和性传播
24
1989
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
粪-口传播
25
1989
查菲埃立克体
人埃立克体病
蜱媒传播
26
1990
人疱疹病毒7型
发热皮疹重型感染
呼吸道传播
九十年代以来新发现的传染病(1)
序号
发现年
病原名称
疾病名称
传播途径
27
1991
脑细胞内原虫
角结膜炎和弥漫性感染
消化道传播
28
1991
巴贝西虫新种
非典型巴贝西虫病
蜱媒传播
29
1991
Guanarito病毒
委内瑞拉出血热
动物源性、接触、气溶胶传播
30
1992
O139霍乱弧菌
O139霍乱
消化道传播
31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