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下承式钢桁梁桥结构设计及优化.doc

格式:doc   大小:2,066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下承式钢桁梁桥结构设计及优化.doc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17/11/23 文件大小:2.0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下承式钢桁梁桥结构设计及优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武汉理工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下承式钢桁梁桥结构设计及优化(跨度64m)

学院(系): 交通学院
专业班级: 工程结构分析专业0902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2013 年 03 月 01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囗,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R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2013 年 03月 01 日
导师签名: 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周业超专业班级:工程结构分析0902
指导教师: 潘晋工作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设计(论文)题目: 下承式钢桁梁桥结构设计及优化(跨度64m)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本次毕业设计拟对某64m单线铁路下承式钢桁梁桥进行结构设计,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强度校核。根据计算结果,修改设计方案,达到优化钢桁梁桥的目的。
基本设计参数:跨度64m,,主桁结构形式、桁高及节间长度自定。钢桁梁的杆件材料(主桁、纵梁和横梁、平纵联、桥门架等)均采用Q345qD级钢材,杆件间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搜集、阅读有关钢桥资料(总篇数不少于15篇,英文文献不少于3篇),明确选题意义,了解钢桁梁桥常见的结构形式及各自特点,完成钢桥研究进展综述及开题报告。
查阅相关设计规范,了解铁路桥梁设计的方法及步骤,初步确定钢桁梁桥的主桁结构形式及总布置方案。
根据规范进行结构载荷以及内力计算,设计钢桁梁桥的主要构件(主桁、联接系、桥门架等)尺寸,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设计的钢桁梁结构进行强度校核,根据计算结果,优化主要构件尺寸,完成结构强度计算及优化说明书。
根据有限元计算的变形图,对钢桁桥进行预拱设计。
采用AutoCAD绘制钢桁梁桥的结构设计图,包括总布置图、杆件截面图及典型节点板设计图等。要求完成图纸3张,其中1号图纸1张、2号图纸2张。
对所有设计及计算过程进行整理,完成不少于10000字的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英文字符数不少于2 万印刷符(或翻译后的中文不少于5000个汉字)。
必读参考资料: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2005)》,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2005)》,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
《钢桥》,铁道专业设计院著,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年。
《现代钢桥》(上册),吴冲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钢桥》,周远棣徐君兰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1年。
指导教师签名: 系主任签名:
院长签名(章)____________ _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钢桁梁桥因跨越性强、受力性能好、施工工期短、行车平顺、造型美观而被广泛采用。钢桁梁桥的出现,既节省了资源和空间,也符合交通运输的需要。随着重载交通的快速发展,考虑桥面板与钢桁梁作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共同工作、合理选择主桁截面及尺寸、提高连接的强度和牢固性、进行有限元程序整体计算校核将成为今后公铁两用钢桁梁桥的施工和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内容。

在我国铁路桥梁中,连续桁架梁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除著名的武汉、南京长江大桥采用了大跨度连续桁架桥外,其他铁路线上也修建了许多这种类型的桥梁。如京沪铁路淮河大铁桥又称蚌埠淮河大铁桥,位于蚌埠市蚌山区蚌埠港东约500米处,是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铁路桥的第二大桥。鸭绿江桥,鸭绿江桥于1943年4月竣工,,,共4联12孔,。宜宾金沙江铁路大桥,铁路桥,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的宜珙铁路支线上。大桥全长 ,正桥为 112m + 176m + 112m 三跨单线连续刚桁梁桥,主桁采用平行弦菱形钢桁架,铆钉连接,桁高 20m ,桁宽 8m 。该桥采用两岸悬臂拼装,跨中合拢法架设,是国内采用这种方法施工的第一座桥梁,1968年10月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