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五节性早熟
一、定义
性早熟,指第二性征提前出现,早于正常人群的平均年龄的2个标准差。提前出现的性征与性别相同时称为同性性早熟,与性别不一致时称为异性性早熟。
性早熟发病率上升的可能因素
生长发育的长期加速趋势。
生活环境的污染:洗涤剂、有机农药、塑料制品的添加剂。
滥用“保健品”、“滋补品”、家禽和农产品的催熟剂以及误服避孕药等。
社会心理因素。
二、病因和分类
女性性早熟
女性同性性早熟
女性异性性早熟
假性性早熟
真性性早熟
部分性性早熟
体内雌激素增加所致
外源性雌激素增加
所致
特发性性早熟
病理因素所致
单纯乳房发育
单纯早初潮
单纯阴毛早现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
生所致
分泌雄性激素的
卵巢肿瘤所致
(一)、女性同性性早熟
女性同性性早熟是指8岁以前乳房发育,10岁以前来月经,根据病因分为假性、真性及部分性性早熟。
假性性早熟(或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依赖性、外周性早熟)。
特点:提前出现第二性征,不产生配子,不具有生育能力,性征可同性,可异性,病变在周围,故称外周性性早熟。
病因
(1)由体内雌激素分泌增加所致
a、分泌雌激素卵巢肿瘤:以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瘤多见;
b、卵巢原发性、多发性滤泡囊肿;
c、原发性绒毛膜上皮癌;
d、肾上腺皮质肿瘤和肝母细胞瘤;
e、少年甲状腺功能低下;
f、McCune-Albright综合征: (MAS) (麦-奥二氏综合征)多骨纤维发育不良(polyostoticfibrousdysplasia),又称Albright综合征。une(1936)和Albright(1937)描述,是一种骨生长发育性病变,临床以骨骼损害、性早熟和皮肤色素沉着为本病3大主征的疾病。先天性、全身性、多发性、骨纤维性发育不良疾病合并有自发性卵巢囊肿所致的假性性早熟和皮肤咖啡斑。少数病人还合并其他内分泌功能的异常。
(2)由于外源性雌激素所致
患者误服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尤其避孕药是幼儿假性性早熟的常见原因,或保健品,或涂抹含有雌激素的化妆品,或高雌激素经母乳进入婴儿内。
真性性早熟(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依赖性、完全性早熟)。
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过早活跃引起,表现的性征与个人性别一致(同性),能产生配子(精子、卵子)有生育能力,病变常常在中枢
影响最终身高,性激素的分泌可促进生长激素的增多,骨骼生长加速,造成骨骼提前闭合,最后停止增高,约有近1/3的患儿最终身高不超过150cm
分类
(1)特发性的性早熟(idiopathic precocious puberty)也称体质性或功能性性早熟,是小儿真性性早熟的常见原因
查不出任何原因的性发育提前,临床最多见,占全部性早熟的75%-90%;
性早熟的表现可在2岁甚至新生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