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和谐社会下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构建论文
摘要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大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应该做全社会的表率。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一些诚信缺失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摘要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大学生在诚实守信方面应该做全社会的表率。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一些诚信缺失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构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机制就成了和谐社会环境下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和谐社会诚信教育大学生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诚实守信已成为社会良性运行的必然要求和基本准则。客观地讲,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但不可否认,其中还伴随着一些“噪音”,当代大学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诚信缺失。
一是诚信道德认识存在主观性、片面性。对作弊行为来说,大学生群体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宽容态度,认为判断作弊这种行为是否道德,要与考试科目、考试规模、考试性质结合起来考虑。二是诚信情感缺乏足够的信任感与安全感。据统计,在问及“你会把心里话告诉给好朋友吗?”%选择“不会”,%的同学“会有顾虑”,%的同学选择了“会”。三是诚信行为存在缺失。表现在学习考试抄袭作弊,助学贷款不讲信用,求职择业弄虚作假。
总之,造成现阶段大学生诚信缺失是由多种消极因素合力的结果,因此,必须对此进行制度设计,从根本上对根除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弊病。
(二)和谐社会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机制构建
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以诚信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面对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缺失现状,必须把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落到实处,落到细处,标本兼治,点面结合,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
,打造诚信校园环境。首先,要加强诚信理论研究,完善诚信教育内容。要以丰富的内容育人,可以突出不同的主题,如学习诚信、经济诚信、法律诚信、政治诚信等。针对大学生的实际,还必须让理论变得浅显、明白、生动、活泼,使理论渗入日常的小事中,在大学生心灵的土壤中播下诚信的种子。复旦大学率先在全国高校开设了信用教育课,成效显著,应该推而广之,可开设一门必修的
“信用教育”课,将信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向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在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在“两课”教学中,还存在只重视政治理论的灌输、忽视对受教育者在道德行为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的现象。因此,政治理论课不仅要以科学理论熏陶人,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人,更要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感染人。再次,诚信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做人是人生的第一步,专业课虽重视专业性,但可以将诚实教育寓于专业课的学习之中,让大学生既学会读书,又学会做人。要让诚信教育渗透进教材、进课堂,逐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良好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绝不是仅凭“象牙塔”之力就可以打造的。“健全的社会环境,最有利于培养道德良好的社会公民。”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不断拓展诚信教育空间,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协调统一的诚信教育环境。其一,发挥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