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4年邵阳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语言运用之
对联知识
执教者: 迎光中学周连喜
学习目标
1. 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 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积累一些名联。
3. 学习欣赏对联、学会对对联。
学习重难点
1. 通过对联的欣赏,建立学生对对联的兴趣,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2. 尝试对对子,能顺利完成与对联相关的试题。
一、对联的起源与影响
对联的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成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现代汉语词典》)
楹就是柱子,古人常把对联悬于楹柱,因此而得名。
在旧体诗词中,对联又被称为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名称的来历。民间则简单地称对联为对子,创作对联就叫“对对子”。名称不一,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指汉语所特有的一种文体形式。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ú)”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
中华第一联
五代后蜀王孟昶
二,对联的分类与写作要求
对联的种类
春
联
婚
联
挽
联
寿
联
书
画
联
名
胜
联
行
业
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