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考场体验•高考典文◆
【例文1】2007年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
永远令人陶醉的王朝
(正文略)
【高分揭秘】
本文堪称是一首文字版的《霓裳羽衣曲》,丝竹齐举,舞袖婆娑,仙袂飘飘,脱俗轻灵,辞采华茂,气韵流动,尽显辉煌的盛唐气象,醉人魂魄!
这首“只应天上有”的仙曲,语言锤炼上融汇了诸多闪光的元素:
其一,熔铸古典诗句,诗意盎然。
本文最大的亮点应是对唐代古典诗词的熔铸,巧妙精致,使文章诗意盎然,文风超凡脱俗。有心人不难看出,第二三段是熔铸的高潮,作者对唐代诗词了如指掌,从中精心挑选了极富代表性的诗句、作者和场景,巧妙地组合成简练却又意境丰厚的对偶句群,不仅熔铸诗句和诗人,也熔铸诗句里的意境和诗句里的人生态度,更熔铸诗人们的精神特质和诗句内外的时代风貌,让人留连忘返。粗粗一数,文中被熔铸的古典诗句及其他文化因子有张继的《枫桥夜泊》、李白的《将进酒》《怨情》及其诗歌风格、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代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牧的《秋夕》、苏东坡的《水调歌头》、王翰的《凉州词》,使文章风格独特,人文底蕴深厚。
其二,善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文中大量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巧妙地将“唐朝”这个抽象的事物化虚为实,绘其声,描其色,写其态,摩其质,传其神。如文章开篇第一段的一连串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博喻和反问,写出了唐朝的书香墨色,写出了唐朝的五彩星光,写出了唐朝的轻盈婀娜,写出了唐朝的清脆浑厚,写出了唐朝的厚重大气。
再如第二段,分别以枫桥和清秋的月亮借代凄清的诗境和心情,用李白的豪肠和绣口一吐借代豪放的诗情和人生态度,以李商隐、秋池、紫丁香借代指惆怅的心境,用渭城、朝雨、王维借代清新的诗风,以一当十,言简意赅,神韵尽显。再如第三段将唐朝比拟作一位绝代风华的美人,比拟作一盏醇厚的铁观音,虚实相生,有画面和场景般的艺术效果,透明的琴弦、修长的十指、脸上的露华、银烛秋光的冷画屏、袅袅上升的茶香烟雾似乎都与那位美人和那盏茶合而为一,如梦似幻,让人迷醉。而“不然,古淡清醇的山水恨你,恨你弹指惊春去”一句,则很有回文织锦诗的佳妙。
其三,句式变化多姿,灵动自然。
全文深谙唐代诗词的对仗和散文的错落之精髓,句式变化多姿,以对偶、排比句和整句为主,长短参差,骈散结合,陈述句、设问句、反问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句式交错使用,语言灵动自然,表意丰赡。
其四,想象真挚热烈,意境悠远言为心声,如此多变灵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其实源自作者对唐朝发自肺腑的深挚爱恋,源自作者翱翔在博大繁华的唐朝里的丰富热烈的想象。借助想象,从容返回到古代,用如诗如歌如酒的语言,营造出一个心目中独一无二的”盛唐”,意境悠远,余韵袅袅。
【例文2】2006年高考湖北
满分作文
三色堇
(正文略)
【高分揭秘】
本文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象征手法。以三色堇的三种颜色——浮躁而洋溢活力的黄色、冷静而平朴祥和的白色、绚烂而富于玄机的紫色,——“三伏”、“三弦”、“三昧”这三个带“三”字又极有暗示义和象征义的词语(三伏——被压抑的热情和不能忍受的烦躁,三弦——清幽、落寞、充满揣想和对前尘旧事的追忆,三昧——巅峰、极致、功利的尽头、参悟的俯视点)巧妙配合作小标题,按照富有象征寓意的夏、冬、春等季节的时间顺序,用极具个性的叙述方式道出了象征自己成长的三个阶段:抑郁烦躁、怀念快乐、步人平静,虚实相生,精致唯美。
此外,行文中细腻的描摹,使文章风格极具典雅情趣,:“依稀记起两年前的冬天,我和朋友们抢着在模糊氤氲的玻璃窗上涂鸦夸张对方的样子,然后趁着对方不注意时悄悄抹了自己的画像。一群人在窗户前张牙舞爪,笑得快撒手人寰,像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再如对静寂的雪夜里默默怀着心事和眷念的闲散地行走的追忆:“天已经黑了,很多雪花像是从路灯上飘落下来的,如同江南无穷无尽的扬花和缤纷的落英,我们深深浅浅地走在雪地里,都没有说话,潜意识里可能感觉到了这么闲散的日子不会再多了。”都如电影特写镜头般细微而深邃,温润而沁人心脾,令人过目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