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
目
录
三字经流派推拿发展史
一
三字经流派推拿手法与穴位
二
三
三字经流派推拿的临床应用
四
三字经流派推拿的学术特点
一、三字经流派推拿发展史
1、创始人徐谦光的生平
徐宗礼,字谦光,号秩堂,登郡宁邑人(现山东省牟平宁海镇)。大约生于1820年,卒于何年不详。
一、三字经流派推拿发展史
18岁至京,永兴贸易;
1842年23岁回家娶亲,仍回京都;
1847年回家至烟台,开设东文成贸易;
1866年因家事回家而弃商从医;
1874年12月21日完成《徐氏锦囊》;(推拿、脉诀、用药等方面的医学专著)
1877年完成《推拿三字经》。
一、三字经流派推拿发展史
2、三字经流派的起源
《推拿三字经》著成于1877年,较《徐氏锦囊》晚3年,徐谦光因母病服药即吐,在此情况下,运用小儿推拿手法而获效,在不断的临证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推拿疗法,和一般的推拿多有不同,只用推手的方法,通治大人和小儿诸病。
一、三字经流派推拿发展史
《推拿三字经》是《徐氏锦囊》中推拿的一部分内容的提炼,作者为了使此书广为流传,而未在家中保存;《推拿三字经》手抄本仅存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徐氏家族无此书。
一、三字经流派推拿发展史
李德修(1893~1972)男,山东威海市北竹岛村人,17岁染疾,暴致耳聋,幸遇威海海泉学校校长戚经含,怜其疾苦,遂赠清代徐谦光著《推拿三字经》一书,并悉心指教,经8年学习,方独立应诊。1920年到青岛,于鸿祥钱庄设诊所,以推拿疗疾,颇具声望。1989年自设诊所,求治者盈门。
1955年应聘到青岛市中医院工作,任小儿科负责人。
二、三字经流派推拿的学术特点
1、通治成人与小儿
徐谦光所用的推拿穴位通治成人与小儿, 原著从开始就说明他研究推拿的动机,第1-4句“徐谦光奉萱堂药无缘推拿恙”,将小儿推拿手法扩充于成人病,这是与其他小儿推拿著作最大的不同。
二、三字经流派推拿的学术特点
2、善用独穴治急症
徐氏擅长于独穴治病, 就是只用一个穴位, 多推、久推, 以得效为度, 特别是急性病, 更主张用独穴, 事实证明这一疗法是有效的, 且为其它推拿流派所不具备的。
如第25-28句: “治急病, 一穴良, 大数万, 立愈恙”, 第81-84句: “若泻肚, 推大肠, 一穴愈, 来往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