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区检察院预防青少年犯罪典型事迹材料
区检察院预防青少年犯罪典型事迹材料区检察院预防青少年犯罪典型事迹材料近年来,针对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区检察院确立了以“健全机制,多措并举,整体联动,标本兼治”为目标的一体化预防思维和预防模式,以项目化形式来推进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制环境,取得了良好效果。去年,该院公诉科还获得了“省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荣誉称号。
一、寓防于法、完善机制,有效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在检察机关办理批捕、起诉的案件中,未成年人案件占10%。为了使该类案件办理更有针对性,今年3月,检察院专门成立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简称“未检科”),选派具有办理未成年人案件经验的干警到该科工作,并从中摸索构建了“捕、诉、防”一体的办案机制。检察机关恰当使用不捕、不诉或量刑建议等,使未成年人的挽救工作驶入新的阶段。例如去年5月,检察院接到一个关于一名初一辍学的学生沈某伙同他人抢动自行车而被捕入狱的案子。案情并不复杂,检察官发现沈某是第一次犯事,而且当时的确是一时糊涂。经过检委会讨论,区检察院决定对该学生作出相对不诉的处理决定。与此同时,对这名孩子的回记考察和跟踪帮教育工作也由此正式展开。检察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以书信、电话等形式与沈某及其父母保持联系,教导他树立改过自新的勇气和信心。在随后的回访中,检察官欣喜地发现沈某开始帮父母做家务了。接着,检察官了解到他有读书的念头。于是,检察官与沈某以前的学校领导进行了沟通,为他创造了继续读书的机会
。去年9月,沈某顺利入学,开学后,他主动打电话给检察官,表示一定会好好学习,报答关心、爱护他的人。
二、寓防于情、用心感化,大力提升预防工作实效17岁的小李因犯盗窃罪被判刑,父母深感失望,从此和小李断了联系,小李寄出的多封信件也全部没有回应。渴望亲情未果,小李在狱中心情抑郁,一度对监所管理产生了抵触。驻省未管所检察室主任郑丹红了解情况后,特意赶到小李家,耐心地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去年中秋节,父母和小李团圆,一家人唏嘘不已,而这次亲情的“洗礼”也让小李重新恢复改造的信心,之后因表现良好提前获释。事实上,为未成年犯与家庭(来源:
文秘114://.91wen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