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p45.白内障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919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p45.白内障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

上传人:yzhlyb 2017/11/27 文件大小:9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p45.白内障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P45. 白内障护理
GXLUYUNHUA
概念
白内障指晶状体混浊。
白内障病人的主要症状是视力障碍,与晶状体混浊程度有关。目前,白内障已成为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
常见发病因素
年龄
遗传
代谢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也有中毒、辐射、外伤或晶状体营养和代谢状况等
分类
1、按发病原因可分为年龄相关性(老年性)、外伤性、代谢性(糖尿病性)、并发性、中毒性、辐射性、发育性和后天性白内障等
2、按发病时间可分为先天性、后天获得性白内障等
3、按晶状体混浊部位可分为皮质性、核性、囊膜下白内障
4、按晶状体混浊形态可分为点状、冠状和板层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后天性原发性白内障,多发生50岁以上的老年人,故又称老年性白内障,是最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多为双眼发病,但发病可有先后。
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视力减退。
病因及发病机制
可能与代谢、全身性疾病、辐射、外伤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一般认为由氧化损伤引起:1、氧化作用是晶状体的细胞膜的Na-K-ATP酶泵的功能损伤,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进入后晶状体渗透压升高,水分也进入晶状体,逐渐形成皮质性白内障。2、晶状体蛋白的氧化水解、糖化和脱酰***作用,使蛋白质聚合,形成核性白内障。
皮质性白内障分期
初发期
周边部皮质混浊,呈楔形,其尖端指向中心,晶状体大部分仍透明。可无视力下降混浊发展缓慢,可达数年才进入下一期。
膨胀期或未成熟期
可见水隙、板层分离,晶状体膨胀 晶状体体积增大、前房变浅,可诱发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 斜照法可见新月形虹膜投影 视力明显减退
成熟期
晶状体完全混浊,呈乳白色。前房恢复正常。虹膜投影消失。视力仅剩光感和手动。
晶状体完全混浊虹膜新月投影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