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财会审计论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及信息披露案例及其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财会审计论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及信息披露案例及其启示.doc

上传人:mkjafow 2017/11/27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财会审计论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及信息披露案例及其启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及信息披露案例及其启示
2001年10月24日,中国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张为国在国家会计学院开办的"独立董事培班"上就"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及信息披露"做了如下阐述。
他说: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今年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从负面来说,以"银广厦事件"为起点,整个社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穷追猛打,受关联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会计师事务所,从证券市场发展到现在,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人们不仅对业绩差的上市公司,甚至对过去的绩优股都表示怀疑,对所有会计师事务所也产生怀疑。
从正面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和披露也因此而受到更大的关注。
他指出:信息问题是上市公司会计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因。因此,今天主要从上市公司会计的特点、财务审计特点、年度报表分析等五个方面来介绍有关这方面的问题。
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
(1) 大多数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坐"直通车"而来。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在公开发行股票以前并不是一个股份公司,而是国企在几个月内改制为股份公司;或者由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然后申请发行股票并上市。从2000年起,证监会要求公司改制完成一年后才能申请发行股票。但是过去,特别是1996、1997、1998年,有很多公司都是改制、发行、上市在短期内完成,因此我们又把它称为"坐直通车"而来。这跟西方有非常大的区别,也是我们很多公司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的一个根源。
(2) 国家仍处于绝对或相对控股地位。公司治理中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最大的是"一股独大"的问题。在国家"一股独大"的情况下,小股东无法行使他的权利。上市公司利用这种股权结构的关系,利用关联交易来操纵利润。国有股的比例,如果纯粹是按国家股来说,这几年大概都是百分之三十几。但是,由于上市公司是由国企改制而来,所以相当一部分发起人也是国有企业,还有募集法人相当一部分也是国有企业。因此说国有股的持股比例达到百分之六十左右。在首次发行股票的公司中,%,上市后虽有下降,%。
(3) 流通股比例偏低,机构投资者不发达。有数据表明,我国的流通股比例在这几年一直是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在每年新增的股份中,流通股也占三分之一左右。1999年基金成交金额为2485亿元,%;基金A股交易量为1028亿元,%。虽然由于地下基金的存在很难用一个较好的方法来反映我国的机构投资者的情况,但这个数至少能反映出我国机构投资者的不发达。
(4) 企业改制上市往往采用剥离的方式。以1999年为例,%的大股东是以一个企业的名义出现,也就是说上市公司的背后有另外一个企业。其中,%%是集团公司。在首次发行股票(IPO)%(以1998年为例)是集团公司的最高管理人兼任的,上市后兼任情况虽有改善,%。这从另一侧面说明该特点。
(5) 股票发行上市带有一定程度的计划经济色彩。
二、上市公司会计的特点
(一) 上市公司会计的一般特点
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比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信息更公开、更详细:上市公司要向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是非财务信息,对各种情况要作充分说明。
(2) 更真实:因为对投资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