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东省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
省生态公益林管理办公室林义辉
二〇一三年九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
二、目标任务
三、建设条件
四、建设内容
五、建设标准
六、项目管理
七、资金管理
一、建设背景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中共十八大报告
加快绿色发展走生态立省道路,建设幸福广东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
建设生态公益林示范区
《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决定》
加快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
省政府督办涉林工作要点之一
一、建设背景
探索我省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经营管理新模式、新路子的需要
成绩:
1994年我省结合二类调查工作,区划了5000万亩的生态公益林;1999年重新核定了全省生态生态公益林面积5102万亩;到目前,,%。
1998年省政府颁发第48号今,规定我省对生态公益林实行效益补偿。。
我省自1999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以来,全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多年的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体系基本形成,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逐步提高,森林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问题: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制度不健全,效益补偿和投入机制不完善,经营管理不到位,经营机制不灵活等。
探索:以建设生态公益林示范区为载体,继续探索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经营管理新模式、新路子,通过设立示范区,建设高质量的生态公益林。以点带面推动我省生态公益林建设上新台阶。
二、目标任务
任务:
1、2015年,全省建立200个左右生态公益林示范区,生态公益林示范区面积达到500万亩左右;
2、2020年,全省建立800个左右生态公益林示范区,生态公益林示范区面积达到全省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总面积三分之一左右。
二、目标任务
目标:
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使示范区逐步实现“林分质量提升,保护管理规范,经营利用合理”,成为展示我省生态公益林建设成果的窗口,探索经营管理模式的试验田,开展森林生态效益监测的基地。
三、建设条件
1、区位重要
重点安排在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大中型水库及周边,大江、大河流域,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红树林以及城市、工业厂区周边和交通干线两侧的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范围内。
2、面积合适
面积一般要求2万亩以上,相对集中连片;对于生态资源特别珍贵的区域,可以建立生态公益林示范点,面积可以放宽到2万亩以下。
3、产权明晰
要求林地权属清楚,不存在山林纠纷或权属争议。
四、建设内容
各地生态公益林示范区要按照省林业厅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按照各建设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建设条件,确定具有本地特色的建设内容。
四、建设内容
生态公益林示范区分三种类型开展建设:保护管理类、生态恢复及提升类、经营利用类。生态公益林示范区要按照不同的类型开展不同的建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