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2012年招聘简章
单位简介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成立于2000年11月10日,其前身分别是原地矿部甘肃省中心实验室、兰州水文工程地质中心和原地矿部甘肃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第三地质队、遥感地质站。
我院是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地质调查、遥感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勘查设计、地质环境评价、测绘、岩石、矿物、土壤分析化验、鉴定、选冶、金银贵金属及珠宝玉石监督检验、矿业开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地质遗迹调查评价、古生物研究为主的综合地勘生产科研事业单位,目前,在四川、西藏等省(自治区)设有办事处。
我院具有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地质灾害防治设计、勘查、评估、施工、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甲级等资质20余项,取得了地质勘探作业等2个安全生产许可证,并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其中,地勘类正高级工程师4人,地勘类副高级工程师60人,高级经济师4人,高级会计师2人,高级建筑师1人,高级政工师8人,注册执业资格类14人,地勘类中级工程师117人。拥有各类大中型设备1035台(套),,,。中科院院士宋叔和(已去世)、工程院院士汤中立曾先后在我院担任过总工程师并从事地质科研工作。
几十年来,我院在地质找矿、矿业开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实验测试、地质灾害防治、古生物研究等领域均取得了辉煌成果。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300余项,累计提交各类地质报告1000余份,完成地质矿产勘查项目47项,发现并勘查大型以上矿床10多处,中型矿床30多处,其中,发现、勘查及开发的全国第四大吨金矿山
——玛曲县大水特大型金矿已累计生产黄金34000多公斤,产值达41亿元,上缴利税18亿元,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累计完成1:25 万区域地质调查 15 幅,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47幅,1:5 万区域地质调查72幅,其中,1:20万波密——通麦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比国家科考队早八年进入雅鲁藏布大峡谷。承担完成了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南疆铁路中天山越岭隧道工程地质勘查、敦煌月牙泉成因及地质环境恶化综合治理勘查、三峡库区湖北省秭归县滑坡治理、兰渝铁路武都——广元段工程地质勘查等国家重点工程。发现挖掘的甘肃永靖白垩纪恐龙足印化石群、世界上牙齿最大的植食性恐龙——“兰州龙”、国内最“胖”的恐龙——“刘家峡黄河巨龙”,以及评价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风蚀地貌群——敦煌魔鬼城雅丹地貌,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轰动,并成为国内外地学界的新“亮点”。
近年来,我院先后被授予“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先进集体”、“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突出贡献奖”,承担的《甘肃省玛曲县格尔珂金矿详查及深部探矿项目》荣获2007年度“全国优秀找矿项目二等奖”和中国地质学会2010年度“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荣获国土资源部“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应急排查先进单位的表彰,被中华总工会授于“8·8”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旗帜,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地质找矿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