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小学语文实践研修成.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语文实践研修成.doc

上传人:zhangkuan14314 2015/4/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语文实践研修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语文实践研修成果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
我爱故乡的杨梅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课
个人信息
设计者
姓名
单位
李媛萍
高平市东方红小学
1. 教材分析
1、《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描述了故乡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课文篇幅短小,层次清楚。作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特点,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十分精练、简洁,朴实、亲切。
2、作者通过“眼看、手摸、嘴尝”进行观察,采用拟人手法及细腻的描写手法,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
2. 学情分析
学生天性活泼,思维丰富敏捷,富于想象。那么,怎样从作文起步阶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作文,进而喜欢作文,对写作感兴趣呢?为此,我创设了让学生从“读”中看一看、尝一尝;提供了想象、说说的自我表现的机会,落实到动笔写写的目标中。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贪婪”“吮吸”等词语的意思。
2、感受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体会作者借杨梅抒发热爱故乡的情感。
3、学****作者的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代讲,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以及读中感悟文本语言的细腻、优美。
2、了解杨梅的形、色、味,从中学****作者细致观察事物的方法。
4.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生之间轻松)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出示图片,认识杨梅)(从图片入手,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三、读中感悟。
了解预****情况,分段进行朗读指导,感受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体会作者热爱故乡的情感,渗透文章写作方法。
1、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简介作者写作背景,读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之情。
2、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重点理解“贪婪”“吮吸”的意思,体会作者把杨梅树当作人来写的表达手法。
(指名读、齐读)
3、指导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课件介绍端午节)
4、指导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让学生自由度,图文结合感知杨梅的大小、形状等,读出杨梅的与众不同。)
5、指导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多种形式朗读)
读中感悟:作者用了哪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写出了杨梅成熟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你还知道哪些表示顺序的词语?
6、指导朗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带领学生回忆自己牙齿被酸倒的经历,感受杨梅味道的回味无穷。)
(设计意图:陶冶锻炼学生的语言感。)
四、回顾全文,感知写法。(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读书能力。为****作打基础。)
五、能力迁移,尝试练笔。
1、出示图片,观察桃子的生长变化。
2、师巡视指导。
3、展示交流学生****作,相机点评。
4、出示作者原文片断,进行****作借鉴,指导学生能展开一定的想象,写具体,写生动。
(设计意图:模仿作者的写法,进行****作训练。)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孩子们,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割舍不断的乡情,对家乡深深地依恋和思念,尤其是身处异乡的游子更是如此,最后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地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联系实际体会作者的情感。)
七、作业布置:介绍自已家乡的一种水果。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