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问题思考论文
摘要:近年来,资产重组一直是我国证券市场上的热门话题。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行为。一方面,本文肯定实质性的资产重组能使上市公司的价值得到提升。成功的资产重组对社会和上市公司都有相当的影响。它可以充分利用资产,以最快的速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本文通过对资产重组现状的分析发现资产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并研究对策。我们相信,资产重组必然走向规范,它将会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字: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实质性重组企业价值现状与思考
在我国,资产重组概念的形成是伴随着西方并购和产权转让等多种实践操作方式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应用。而在国外的理论文献中并没有“资产重组”的概念。对于资产重组..,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对资产重组的界定都是必要的第一步。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资产重组的定义应包含以下三个要点:
,资产重组是以优化企业资产结构,提高资产总体质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更富有竞争力的经济主体为目的。
,以对资产存量、存在方式及产权结构进行重新组合为手段。资产重组就是指兼并、收购、联合、托管等具体行为。
,资产重组是资产主体的重新选择与组合,并且它是一种交易行为。
一、实质性资产重组对企业价值的提升
在资产重组的研究领域中,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资产重组价值赞成论,另一种是资产重组价值怀疑论。前者认为资产重组能创造价值,后者则认为资产重组仅仅是短期行为,对其能否创造价值表示怀疑。本文赞同资产重组价值赞成论,相信实质性资产重组能提高企业各方面效率,提升企业的价值,为参与方乃至全社会都会带来收益。
实质性重组是指上市公司从自身的长期目标和基本目的出发,运用兼并、收购、联营、合并或分立、股份回购、资产与债务的出售或剥离等适当方式,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行为。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价值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营协同是指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后,因经营效率提高所带来的效益。经营协同所产生的效应并不只局限于并购这一种资产重组方式,这种效应在以上列举的资产重组的3种类型中都有体现,只是在以并购为代表的扩张型资产重组中表现最为明显。这种效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规模经济效应。
即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费用下降从而导致收益率的提高。
(2)纵向一体化效应
它主要是针对纵向并购而言,其效应表现为:提高了公司的讨价还价能力;提高管理和经营效率,节约了交易成本。
(3)优势互补
资产重组除了可以达到资金等方面的资源互补外,还可以达到人力、管理、技术、甚至企业文化的互补,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财务协同效应主要是指重组给企业在财务方面带来的种种效益。
(1)纳税优惠
一家亏损企业往往被考虑作为兼并目标,以使兼并方充分利用亏损冲减税前会计利润,少缴所得税,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
(2)预期效应
企业可以通过兼并那些市盈率较低但有着较高每股收益的公司,使自己的每股收益上升。这样,成功的重组将会为企业带来新的投资价值。
(3)扩展融资渠道
对于资金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