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两化融合助推管理创新打造一流钢铁强企
一、武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
二、助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过程控制
三、加速实现企业与客户之间零距离,有效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
四、搭建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有效提升产业供应链资源的整合能力
五、铸就管理高效,有效降低成本,实现管理精准化
六、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带来的绩效
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强调了信息化的战略地位,为指导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使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个崭新命题。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使其相互促进,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信息化发展的应有之意,是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必然之路。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在于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把信息化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上,加强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前言
信息化是一场革命,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在全球信息化进程中,我们正处于从被动应对向自主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特别是针对当前金融危机,国家间、企业间信息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就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大幅度提升信息化水平,抢占“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制高点。
前言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我国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拥有矿山采掘、炼焦、烧结、冶炼、轧钢及配套公辅设施等一整套先进的钢铁生产工艺设备。2005年以来,武钢经过联合重组后,现已成为年产3000万吨以上规模的大型企业集团,正在建设以硅钢、汽车板和高性能工程结构钢为代表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实施中西南发展战略,推进第三次创业,把武钢建设成为“技术一流、产品一流、环保一流、管理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企业。
一、武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
坚持不懈进行高起点的技术改造,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
80年代,“一米七”工程建设
90年代,随新建产线及传统工艺改造步伐的加快,逐步配置了完善
的过程控制系统
跨入 21世纪,建立了适应钢铁全流程的企业级管理系统、现场作业
层生产执行系统、过程控制系统三个层次的系统平台
当前全面进入到了集团管控模式下的系统整合集成阶段
一、武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
推进两化融合,就要将信息化作为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完善推进机制,实现企业全流程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有效管控,管理系统与过程控制系统的有效整合,实现企业由大变强的飞跃。
一、武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
2005年以来,武钢产销系统主要功能已由上线初期的15大专业管理系统发展为如今的25大专业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覆盖钢铁主业生产经营全流程及人力资源、门禁等配套管理体系。支撑着企业建立了一级管理模式,实现了以财务为核心、市场为导向、合同为主轴的产销整合管理和追踪;形成了以冶金规范为桥梁,将销售、技术质量及生产等系统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产能优势,及时掌握和控制成本,进行最佳生产并保证质量、交期,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体系;促进了管理精准化、作业流程化、操作规范化。
一、武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
武钢物流整体信息化技术自主集成与创新课题,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通过建立面向钢铁业务流程主题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品种结构优化模型,实现了新产品研发与制造、汽车板和硅钢产品全流程的工艺过程数据统计分析和挖掘,%提高到83%。
二、助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过程控制
该技术在2005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评比中,荣获最佳决策支持(BI)应用奖。
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将内部产能、技术质量保证能力、产品成本控制相结合进行品种结构优化。
规范产品流程及工艺标准,建立了完整、规范、全新的PSR及MIC资料库,为技术人员及时发现、分析并解决质量问题提供了重要信息平台,为2010年与前年同期相比废品、带出品、改判品均降低50%等质量改进成果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助推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过程控制
销售管理
成品发货
面向钢铁制造流程的生产管理
客户资料
销售订单
……
产品规范
冶金规范
质量设计
化检验记录与判定
技术质量管理
面向流程订单追踪
炼钢连铸
板坯库
热轧
精整
中间库
…..
成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