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理疗6》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4,614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理疗6》PPT课件.ppt

上传人:yixingmaob 2017/11/28 文件大小:4.5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理疗6》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物理因子治疗技术》 项目六中频电疗技术
肖晓鸿
一、中频电流的定义
用频率1000Hz~100KHz的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的历史较短。1944年Gleidmeister首先提出中频电流的概念,1950年Hans Nemec发明了干扰电疗法。60年代中期苏联开展了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80年代开始了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中频电疗法在我国的应用很广泛,特别是近年来电脑中频在全国各大小医院普及,一些家庭型的电脑中频治疗仪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里。
二、中频电流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一)中频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点
,对皮肤刺激小。
,增加作用深度。
,但需综合多个刺激的连续作用才能引起一次兴奋,这即所谓中频电刺激的综合效应。
,兼有低、中频电流的特点。
二、中频电流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二)中频电流的治疗作用
:中频电疗作用的局部,皮肤痛阈明显增高,临床上有良好的镇痛作用。
:中频电流,特别是50~100Hz的低频调制中频电流,有明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使皮肤温度升高,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开放的毛细血管数目增多等。
: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与低频电流的作用相仿,能使骨骼肌收缩,且较低频电流更为优越:(1)对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的刺激小,又无电解作用,有利于长期治疗;(2)人体对此电流耐受好,电流进入深度大,特别对深部病变效果好。
二、中频电流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4. 软化疤痕、松解粘连:中频电流有较好的软化疤痕、松解粘连作用,可能由于中频电流刺激能扩大细胞与组织的间隙,使粘连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等活动而后分离。
5. 消炎作用:中频电流对一些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中频电流作用后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炎症产物的吸收和运走加速,局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增强,免疫功能提高。
三、中频电疗的注意事项
1. 治疗前应告诉患者该电流强度的感觉,消除患者的顾虑,求得配合。
2. 治疗前询问或检查治疗部位皮肤有无感觉减退、大疤痕或破损。
3. 治疗时应除去治疗部位的金属物品如手表、发夹、首饰等。体内有金属异物的部位,应严格掌握电流强度( ),以避免组织损伤。
4. 戴心脏起搏器者、孕妇的腰腹部禁用中频电疗。
5. 使用金属电极(铅板、铜片)时,必须用衬垫,但可不必很厚。使用橡胶电极时,在电极上涂导电乳胶即可。
6. 治疗剂量的确定,一般以人体感觉和运动阈为准,~ ,。治疗剂量可分为:①感觉阈下:电流表有指示,患者无电感;②感觉阈:患者刚有电感,即有很弱的麻颤感;③感觉阈上:有明显的麻颤感;④运动阈:电流强度刚能引起肌肉收缩;⑤运动阈上:电流强度能引起患者明显的肌肉收缩;⑥耐受量:电流加大到患者能耐受的最大限度。
项目六中频电疗技术
任务1 音频电治疗技术
肖晓鸿
一、音频电治疗技术的含义
音频电治疗技术(audiofrequency current therapy -AFCD):是指应用频率为1000~10000Hz的等幅中频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音频电疗法或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它是六十年代末研制的一种新的电疗方法,不产生电解产物对皮肤的刺激,比低频电流更易于通过皮肤到达组织的深部。它具有镇痛、消炎、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治疗多种皮肤病。特别对肠粘连、大面积疤痕疙瘩、股外侧皮神经炎、带状疱疹、淋巴管炎和血栓性静脉炎等,有较好的疗效。现在应用最广的是 2000~8000Hz。
二、音频电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
、止痒:2000Hz等幅中频正弦电流作用于人体后痛阀明显上升,6000~8000Hz的电流刺激时,肌肉收缩阀值与痛觉阀值分离,肌肉收缩时无疼痛感。此外,音频电流对烧伤后或术后瘢痕有显著的止痒作用。
、松解粘连: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结缔组织纤维吸收,使瘢痕软化、松解粘连等作用。
、消肿:等幅中频正弦电流有明显的消炎和消肿作用,促进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
,使药物透入人体。
:促进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能促进腺体分泌、毛发生长,还有降血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