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文档名称: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584KB   页数:4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PPT课件.ppt

上传人:yuzonghong1 2017/11/29 文件大小:2.5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旅游发展的历史沿革
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认识旅游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规律。
重点:中国古代旅行活动的类型;工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托马斯·库克对近代旅游业的贡献;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原始社会的人类迁徙
一般人认为,原始社会时期没有旅游,只有迁徙和旅行活动。(为什么?)
一、原始社会早期的社会经济特点:
生产力低下,缺少剩余食物,生存条件恶劣。
人类客观上既无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二、人类迁徙活动的原因和目的
[提问1]近代考古发现,某些相隔数万公里的两地出土的史前人类遗骨化石存在很多相同的遗传特征,为什么?
(原始社会人类已经存在迁徙活动)
[提问2]原始人类在交通条件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为什么仍然要不断的迁徙?
(不断寻找生存条件更好,更容易找到食物的生活环境)
[提问3]这种不断的为生存而奔波的迁徙能不能算旅游活动?为什么?
(不算,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第二节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与迁徙不同的旅行。
一、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
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进步,生产力得到发展,剩余物的出现。
[提问1]部落A擅长耕作,部落B擅长狩猎,随着生产技术与狩猎工具的进步与改良,两个部落都有了剩余物,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什么现象?
(产品交换、生产技术交换,导致社会大分工尤其是第三次大分工的出现)
结论: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道。
二、奴隶制社会的旅行发展
生产力发展与产品、生产技术交换,催生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与诞生。
奴隶主成为剩余物的拥有者,有了享乐旅行的最初动机与条件。
以消遣为目的的单纯的旅行活动产生。
当然,在这一时期,促发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仍然是产品交换和易货经商。
第三节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1、中国古代的水路运输、陆上运输得到了极大发展。
[提问1]一些武侠小说中的漕帮与镖局各自经营的业务是什么?
(水上运输及陆地运输)
古代驿站与车马:
驿站:亦称“置邮”,是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车马的处所。
2、我国古代旅行活动的类型
文人漫游
湖与元气运, 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 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 乌宿芦花里。
***棹轻舟, 歌声人流水。
——李白·《游高淳丹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