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食品安全原因及措施.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食品安全原因及措施.doc

上传人:xwhan100 2015/4/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食品安全原因及措施.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食品安全问题原因:
食品安全标准是被诟病的另一个焦点,民众纷纷指责国家标准落后于实际需要。应当说,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动态过程,和一国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程度、文化传统相关,标准的更新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就涉及到监管成本。可见,制定标准是一个政府政治的过程,而不是监管政策可以解决的问题。
政府监管的本质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外部性、自然垄断等市场失灵的一种手段。西方发达国家是在上百年市场经济发展之后,才建立起现代监管型国家制度的。当一种手段失灵时,另外的手段可以弥补其缺陷。而中国是在法制尚不完善、法治还未健全、市场没有发育成熟的前提下,启动了现代政府监管的步伐,和欧美国家的制度演变路径恰好相反。换句话说,监管型国家的步伐超越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设,这一步跨得太大,有些基础功课不得不回头补上。
中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管理为辅”,农业、卫生、质检、工商等部门“各管一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监管边界不清、监管重复和空白并存等问题。而根据2007年国务院第503号令,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管的责任分担形式是“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地方政府负总责”实际上是一种剩余监管权,即当某一环节出现监管真空或权力争夺时,地方政府要统一担负起责任来。
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没有理清,存在错位、越位、缺位现象,容易导致监管不力,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留下了空隙。
2011年“两会”建言分析报告:食品安全专题
全国人大代表、雨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祝义材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时表示,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凸显了我国食品行业的信用缺失问题,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他向全国人大提出议案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真正在全社会建立产品源头可追溯、去向可追踪、信息可存储、产品可召回、查有线索、找有依据的良性运行机制。同时,完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江苏省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沈进进代表最希望建立的是诚信体系并全国联网,配合召回制度等严厉措施,提高违法成本,震慑违法分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主任张澍则提出,要重视食品安全信息的披露渠道问题。他认为,要把食品安全问题真正解决好,必须有专门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渠道,由真正有监管权力和资质的部门负责对外发布相关信息。
天津市东丽区区委书记张有会代表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分别由食品药品监管、农业、商务、卫生、质监、工商等多部门实施分段管理,可能出现“多头分散、衔接不紧”的状况。因此建议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由一个部门为主实施“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监管。不论食品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追究该部门的责任,从而避免监管缺位或者职责交叉、责任不清,最大限度地堵住监管漏洞。
在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志国看来,“多头分段”和管理方式为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他建议,在法制的轨道上,要想把食品安全监管改革深入下去,还是需要进一步理顺监管的体制,针对实际工作中反映比较集中的监管空白和交叉问题,抓紧细化各监管部门具体职责,同时各级地方政府整合食品安全检验力量,建立联动监管机制,通过强化协同形成监管合力。
全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