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场两岸文化交流的盛事
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文艺晚会――“华彩聚三湘”于2009年7月11日晚在湖南卫视T2区1200平米演播厅顺利举行。中央台办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晚会取得圆满成功并获得了台湾宾客们的高度好评。作为本次晚会导演组的成员,本人也从晚会创作以及执行过程中获益匪浅,现将一些心得认识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统一认识,把晚会作为宣传两岸文化交流的大事来办。
中共中央批准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召开,这是中央对湖南的高度信任,是中央交给湖南省的神圣而光荣的任务。这将有力地推动我省文化强省建设,进一步促进湖南的对台交流,提升湖南的国际知名度。
为了更好地宣传论坛精神,盛情款待台湾宾客,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湖南广电举办专题晚会。这是省领导对湖南广电的极大信任,湖南广电局局长欧阳常林亲自担任晚会组组长,并把该项任务作为近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短短2天时间内,导演组就拿出了晚会的第一稿方案。在方案评审过程中,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亲自主持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研究方案,并提出:要把本次晚会当作推进湖南对台交流,促进文化强省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欧阳常林局长亲自参与节目策划,逐一确定演员阵容,狠抓节目细节落实,要求导演组每日通报晚会的筹备情况。导演组自6月6日接到任务开始,就主动放弃周末休息,积极投身到晚会的筹备工作。
统一的思想认识,领导的高度关注和亲自指导,为这场晚会获得成功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精心设计,高效策划,打造一台集聚中华顶尖文艺的特色晚会。
晚会方案的确定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导演组6月8日拿出的第一稿方案围绕两岸“民族情通”、两岸“文化追根”做文章,政治意味浓厚。该方案上报中央台办后,得到“应淡化政治色彩,做成一台纯文艺的高雅晚会”的批复。
中央台办的指示给导演组指明了方向,但也布置了一道难题:如何让一台纯文艺的晚会做出湖湘特色,体现湖南卫视的水平。导演组深入讨论之后,迅速对原方案做出调整,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改进:第一、晚会应体现湖湘特色;第二、展示华夏大地人才济济
;第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与传承发展;第四、两岸文化的交流与创新。这四个方面奠定了晚会的基础,得到了中央台办的初步肯定。
6月22日,导演组上报了新方案和具体节目内容,获得了中央台办的认可。晚会定名为“华彩聚三湘”,意即中华文艺奇葩汇聚三湘。方案确定了六个篇章:第一章为“淳”, 三湘儿女用真诚的歌声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第二章为“美”,精彩绝伦的舞蹈和高难度杂技的完美揉合,让观众感受艺术之美;第三章为“奇”,文化之奇,顶尖绝技,令人赞叹;第四章为“魂”,是精彩国粹的全新演绎,表现民族之魂;第五章为“梦”,梦想创造奇迹,有梦就有未来;第六章为“忆”,用两岸交流20年的流行音乐,重温岁月经典。
方案获准后,常林局长对导演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晚会的交流要升级,台上台下要有特色的互动。如此高规格的晚会,要做出“互动”绝非易事。导演组绞尽脑汁,设计了诸多互动方案,却因为种种缘由被领导否定,导演组曾一度一筹莫展。就在策划陷入瓶颈之时,常林局长给了导演组莫大的动力与信心,亲自指导策划,
积极斡旋,最终促成了晚会的点睛之笔――“吴伯雄主席与张靓颖合唱经典”这一千载难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