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总供给理论 TT.ppt

格式:ppt   大小:583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总供给理论 TT.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1/30 文件大小:5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总供给理论 TT.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总供给
长期: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回忆第三章: 在长期中,产出由固定的资本及劳动量决定:
充分就业时的产出并不依赖于价格水平,
因此,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the long run aggregate supply )是垂直的:
长期总供给曲线
Y
P
LRAS
在充分就业产出水平时,LRAS曲线是垂直的。
M增长的长期效应
总需求减少,使 AD 曲线向左移动
Y
P
AD1
AD2
LRAS
P1
P2
长期看,价格水平是下降的…
但是产出仍然相同
称为产出的充分就业或者自然水平。它是使经济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或者说失业率等于自然率是的产出水平
短期总供给曲线 从短期看,现实中多数价格是粘性的,因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作出调整。由于这种物价黏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这样,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short-run aggregate supply )是水平的:
Y
P
SRAS
SRAS 曲线是水平的:
价格水平固定在预先给定的水平上,厂商在该价格水平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货币供给增加的短期效应
Y
P
AD1
AD2
…总需求的减少…
短期价格水平是粘性的,…
…导致产出水平下降。
SRAS
Y2
Y1
总供给模型
一、黏性工资模型
二、不完全信息模型
三、黏性价格模型
7
一、黏性工资模型背景
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至80年代,早期的凯恩斯主义者以长期劳动合同的形式引入了名义工资黏性。在发达经济中,工资不是在即时交易中决定的,而是由劳资双方以明确的合同确定的。长期劳动合同是指厂商和工人之间的协议,其中规定了一年或者更长时间内的名义工资率。
8
一、黏性工资模型
9
说明了黏性的名义工资对总供给的含义是什么。
2、原因:
黏性名义工资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
工资黏性及其原因
1、定义:
黏性工资:名义工资调整滞后于劳动供给或劳动需求,
以及价格水平的变动。
一、黏性工资模型假设
基本假定:
假定工人和企业在了解其协议实施时的物价水平之前就名义工资进行谈判并达成了协议。谈判各方即工人和企业心里都有目标实际工资。目标可能是使劳动供求均衡的实际工资。更可能的情况是,目标实际工资高于均衡实际工资,工会的势力和效率工资的考虑往往是实际工资高于劳动供求平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