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农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ppt

格式:ppt   大小:9,943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ppt

上传人:wangzhidaol 2017/12/2 文件大小:9.7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农业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
农业·过去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增长是国家发展和食物安全政策的主要成就之一。过去50年,中国的农业生产增长速度总是超过了人口的增长,使食物的可获得性得到很大的改善。到1990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已经变成农产品的净出口国,到90年代中期,我国已成为粮食的净出口国。
过去的农业持续增长使人们充满了乐观的态度,但未来中国农业依然面临许多挑战。在农产品的生产方面,其年均增长率已经从80年代初期的7%下降到80年代中期以来的3%~4%左右,而粮食产量的增长率下降更大,1996~200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增长率几乎为零,在2000~2002年间,粮食的产量甚至出现负增长(国家统计局,2003)。在需求方面,收入提高促进了农产品需求,贸易自由化使中国的农业又面临新的挑战。中国加入WTO 对国内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Martin,2002)。加入WTO 会对经济的各个部门产生影响,但许多人普遍认为对其农业部门的影响会更大。
回顾过去20年中国食物和农业经济发展过程
(一)农业发展成就
1978年以后,农业集体化的瓦解、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和流通体制的放松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1978~1984年,%,%(表1)。但增长最快的是油料作物、畜牧业和水产品部门,%、%%。
详情如下表所示
注:增长率用回归法计算。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80~2001)和农业部(1980~200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创新效用在80年代中期发挥完毕之后,我国农业增长开始下降(表1),其中粮食增长率的下降更为显著。虽然粮食增长率相对于改革前和改革初期有所下降,但1985年以后水稻、其他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在绝对量上还是呈上升趋势。
同时,快速的经济增长、城镇化和市场发育增加了对肉类、水果和其他副食品的需求,导致了农业生产结构的显著变化。例如,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0年的14%增加到2000年的30%(表2)。水产品比重上升的更快。另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是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82%下降到56%。在农作物中,粮食播种面积逐渐下降,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不断上升(国家统计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统计年鉴》和农业部的《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二)增长的源泉
过去的研究表明,改革时期有许多因素共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这些研究还表明,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外的其他制度创新在未来农业增长中还将会起重要的作用。1985年以后,价格政策也对粮食和经济作物增长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劳动成本和土地机会成本的提高抑制了农作物产出的增加。
(三)国家食物安全与粮食供需平衡
即使在被认为没有长期比较优势的粮食,从50年代以来也基本达到自给。表3给出了过去20年每年的粮食供给和使用平衡表。粮食的供给能力主要来自国内生产的快速增长。由于人均粮食的消费量在80年代初已经很高,而且城市和农村消费者粮食的平均收入弹性都很小,收入增加所引起的粮食消费的少量增加被食物市场迅速发展所引起的粮食消费下降所抵消(Huang 和Rozelle ,1998)。在改革的前期,由于农村市场发育程度低,农民在市场购买其他食品的条件受到限制,农村消费者可能会过度消费粮食。随着市场发展,即使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粮食的消费会下降,而其他副食品譬如肉、蔬菜、食用油等的消费将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