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时机尚未成熟  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时机尚未成熟  论文.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12/3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积极财政政策“淡出”时机尚未成熟  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积极财政政策“淡出”时机尚未成熟论文
.. 1998年至今,我国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已进入第五个年头,有人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到了“淡出”的时候。事实上,判定积极财政政策是否淡出..,应综合考虑三个条件:一是通货紧缩趋势是否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国内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内生增长机制是否形成;三是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看,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机并不成熟。
首先,物价总水平仍在低位徘徊,通货紧缩趋势尚未消除。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去年11月份以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开始出现负增长。今年1—6月各月,%、%、%、%、%%,%,其中,%,衣着、家庭用品、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之间。7月份,物价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其中,%,%。生产资料产品出厂价格从去年6月以来就持续走低,至今没有回升的迹象。据统计,今年1—6月各月,%、%、%、%、%%。这些指标都表明:生产和消费两不旺,通货紧缩压力仍然存在。这种情况不利于消费需求的增长,不利于企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也不利于生产经营者的正常投资和经营。我们认为,只要通货紧缩趋势存在,就应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国债,带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其次,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方面,消费需求增长的后劲不足。特别是今年以来,消费增长势头明显疲软,上半年,%的增长率,%%,而占最终消费较大比例的消费品零售额,今年1—%,。居民储蓄率仍居高位,有关资料显示,到今年7月末,,%。尽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总体上消费需求有所回升,但主要靠的是政策拉动,在目前居民对社会经济预期并未实现根本好转、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新的消费增长点尚未最终形成的情况下,如果立即取消政策支持,消费需求则很难保持继续增长。应当看到,这几年我们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使投资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国债投资一直是社会投资的主体,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效应仍有待提高。据统计,2001年,%,其中,%,%,%%,%。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势仍然强劲,,%,其中,%,%,%。国有投资仍是今年投资增速上升的主要力量,而城乡集体、个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