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天使”对弈“魔鬼”.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天使”对弈“魔鬼”.doc

上传人:hqpkhvg379 2015/4/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天使”对弈“魔鬼”.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天使”对弈“魔鬼”
摘要: 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对爱伦坡的小说《黑猫》进行分析,揭示了“黑猫”的形象。小说中的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与黑猫形象相互渗透,反映了“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映射了人性的复杂。人性中有“天使”的一面,也有“魔鬼”的一面。因此,人类必须理性地寻求“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点,避免精神焦虑甚至人性扭曲。
关键词: 《黑猫》精神分析人性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19世纪美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评论家,在美国文学史及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被文学界誉为美国的“短篇小说之父”。他按照自己独有的创作风格着意展示人的内心世界,描述人的思想病态,以深入挖掘人类心理隐秘角落的恐怖小说闻名。然而这些作品在坡生前并未给他带来声誉和财富,而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兴起与发展,才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进而学术界掀起研究爱伦·坡的风潮。
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把人类的精神活动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最上面一层是
“超我”,相当于平常人们所说的“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规范作用,它压抑本能冲动,也不顾现实的得失,按“至善原则”活动。中间一层是“自我”,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受现实和超我陶冶而渐识时务的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的行为。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本我诱使自我满足它的快乐欲望,超我以道德原则警告自我不能答应本我的要求。自我在面对两方面的压力下,根据面临的环境做出调和本我和超我的要求的合常理的行为决定。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经常互相矛盾、斗争,特别是超我和本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对抗状态。
一、“黑猫”的形象分析
《黑猫》是爱伦·坡恐怖小说中的一篇。故事的主人公本是一个心地善良温顺,喜欢喂养和爱抚动物的人,与意气相投的妻子喂养了一只叫做“普路托”的黑猫,形影相随,关系甚为亲密。然而几年工夫,他染上酒瘾,脾气习性彻底变坏,动辄发怒,甚至暴打妻子,虐待动物,“普路托”也成为出气筒。一天晚上,喝得酩酊大醉的“我”由于以为猫躲着“我”,便残忍地剜掉它的一只眼珠直至后来残害它致死。良心上的不安使“我”又收留了另一只和“普路托”相像的猫,只是胸前长满一片白斑。可没过多久,“我”又开始痛恨这只猫,当它差点儿在地窖把我绊倒时,“我”气愤之下抡起斧头想结束它的生命,妻子横加阻拦,暴跳如雷的“我”一斧砍死了妻子。“我”费尽心思将妻子的尸体封进地窖以躲避警察的搜捕,不料那只猫的叫声使“我”在警察面前暴露了罪行。小说充满着一种紧张、神秘、令人窒息的恐怖气氛,读完后战栗的心难以平静,文中字句似可领悟,又无从琢磨,萦绕心底的万千感觉挥之不去。
文中,黑猫在西方传说中一直都与魔法、巫术相联系,被视为不吉利和邪恶的象征。黑猫的名字“普路托”原本是指古希腊神话中地狱和冥国统治者的名字,常常用来代表神秘、阴郁、可怕的形象。这只名为“普路托”的黑猫不仅为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恐怖色彩,而且被赋予了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