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2021 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试题)带答案和解析.pdf

格式:pdf   大小:1,16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1 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试题)带答案和解析.pdf

上传人:小屁孩 2023/8/28 文件大小:1.1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1 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试题)带答案和解析.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1 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1 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机密★启用前2021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本试卷共6页,3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水绵和大熊猫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解析】选A。草履虫、水绵和大熊猫都属于生物,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题2图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C。识图可知①细胞体积增大,为细胞生长;②细胞数目增多,为细胞分裂;③细胞在形态、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为细胞分化,形成了各种组织;④为组织形成器官的过程。()【解析】选B。细胞的液泡内储存着营养物质,酸甜的菠萝汁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液泡内。,与之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等级是()【解析】选B。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四选项中最小的单位为属。(),,,,山寺桃花始盛开【解析】选C。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四选项,只有C选项体现的是生物因素,具体指草和豆苗的竞争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④→③→②→①B.①是生产者,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C.②③④是消费者,,④最多【解析】选C。食物链的起点为生产者,终点为最高级消费者,则该食物链应为①→②→③→④,A错误;有毒物质沿食物链逐渐积累,①是藻类为生产者,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少,B错误;②③④为物是消费者,动营养方式为异养,不能制造有机物,C正确;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④为最高级营养级,能量最少,D错误。,().“打针输液”【解析】选D。移栽植物后遮阳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D错误。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主持研发的耐盐碱海水稻,亩产超过620公斤。()【解析】选D。海水稻要在盐碱地中生长,其细胞液的浓度应大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若周围环境盐度浓度过高,会造成细胞失水,植物无法生长。,如题9图。关于该反射的叙述,()①脊髓C.②③④处敲击力度不够【解析】选D。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简单反射,A正确;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正确;②传人神经,③是传出神经,都属于周围神经系统,C正确;若该实验失败可能是⑤感受器处的敲击力度不够,D错误。、品质差的荔枝树,改造成高产优质的荔枝树,最快速有效的是()【解析】选A。改良果树一般用嫁接的方式。,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大举措。某夫妇第一、二胎均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解析】选C。生男生女的机率是相同的,都是50%。,欲使其苏醒可立刻注射适量的()【解析】选B。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给实验大鼠注射胰岛素后导致血糖浓度较低,故欲使其苏醒可立刻注射适量的葡萄糖。、视线模糊。该病变影响的是()【解析】选C。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接受光刺激形成神经冲动,因此视网膜黄斑区病变影响的是该处的感光细胞。,()题14图A.①②③构成一个肾单位B.②中液体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C.④可重新吸收葡萄糖、、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水、无机盐和尿素【解析】选C。识图可知①为肾小管,②为肾小囊,③为肾小球,④为收集管。肾小管可重吸收葡萄糖、水分和无机盐。,()【解析】选A。受精卵是在输卵管中形成的。,可通过局部注射改善关节灵活性的药物来缓解症状。药物注入的正确部位是题16图中的()题16图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D。识图可知①为关节头,②为关节软骨,③为关节囊,④为关节腔。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滑液,增加关节的灵活性。治疗关节疾病时,药物注入的正确部位是④为关节腔。、蚯蚓、蜗牛、牛和蝴蝶的描述,正确的是(),,、若虫、,其它三种都属软体动物【解析】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能从各方向捕食和防御,A正确;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分节,靠刚毛和肌肉运动,B错;蝴蝶发育属于误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C错;误蜗牛属于软体动物,其他三种不属于软体动物,D错误。,(),,,,观察蚂蚁取食【解析】选B。隐蔽在树林中,用望远镜观察母鸟育雏行为,运用是观察法。,与它的功能最为匹配的是()————————消化维生素【解析】选B。胰脏分泌胰液;胃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直接吸收。,实现了脱贫。关于灵芝的说法正确的是()、茎、【解析】选D。灵芝属于真菌,由菌丝构成,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营养方式为异养(腐生),细胞内没有叶绿体;靠孢子繁殖。,无论怎么调节遮光器和反光镜,视野始终漆黑一片,其原因可能是()【解析】选D。对光成功的标志是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对光时,光线由反光镜反射后通过遮光器上的光圈进入载物台上的通光孔,再由物镜进入镜筒通过目镜进入人的眼睛。故视野始终漆黑一片,是由于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有可能是光圈没有对准通光孔,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蛇、蝙蝠和孔雀四种动物进行了如下归类,其分析正确的是(),卵生、,体表被毛、,,体内受精、变态发育4【解析】选C。体温恒定为鸟类和哺乳动物,即蝙蝠和孔雀,其中哺乳动物有牙齿的分化,故甲为蝙蝠,乙为孔雀;变温动物为青蛙和蛇,其中青蛙为两栖动物,肺不发达,蛇为爬行动物,肺发达,故丙为蛇,丁为青蛙。青蛙为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发生长距离迁移行为,引起了广泛关注。()、【解析】选C。象群中个体的差异体现了基的多样性。,正确的是(),【解析】选A。艾滋病是一种免疫功能缺陷病,A正确;免疫反应过度,对人体也有害,B错误;泪液的抗菌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免疫能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或异常细胞,D错误。,利用山羊乳腺生产人凝血因子,两项应用都涉及到的技术是()【解析】选C。利用细菌产生人胰岛素,利用山羊乳腺生产人凝血因子都是运用的转基因技术。26.“饮早茶”具有鲜明的广东地域特色,下列早茶点心制作过程中需要发酵的是()【解析】选A。燕麦包需要利用酵母菌的发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①表示性染色体,在细胞中成对存在D.③表示DNA,含有控制性状的基因【解析】选D。识图可知①为染色体,②为蛋白质,③为DNA。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A错误;此图性染色体为XX,为女性,没有精子,B错误;①为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C错误;③表示DNA,含有控制性状的基因,D正确。,()【解析】选B。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保护易感人群,不能控制传染源。,下列可能引发胃癌的生活方式是()、,、不喝酒、,保持心情愉悦【解析】选A。经常吃太成、腌制和烟熏食物,对胃有较大刺激,可能引发胃癌。,结果如下表,(),孩子也不能卷舌,,【解析】选D。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甲家庭父母都不能卷舌,孩子也不能卷舌,这是亲子代间的相似性为遗传现象;通过家庭乙可判断不能卷舌为隐性性状;由于丙家庭孩子不能卷舌,为两个隐性基因,子代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故其父亲一定携带一个隐性基因。6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题31图7(1)心脏四个腔中,腔壁最厚的是②,与之相连的血管是;在③④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2)血液流经(填“a”、“b”或“d”)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进入血液,血液变成鲜红的血。(3)如果c处大量出血,急救时可在(填“近心端”或“远心端”)压迫止血。失血病人恢复期间应多吃富含和蛋白质的食物。(4)跑步时d处的血流量会大大增加,其作用是。【解析】(1)识图可知①为左心房,②为左心室,③为右心房,④为右心室。其中②左心室壁最厚,和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主动脉,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为N房室瓣,可防止血液倒流。(2)由图中箭头可知,肺循环起点是右心室,经过肺动脉到达肺部的毛细血管,即图中的b处,经过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作用,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变为鲜红色的动脉血。(3)c为静脉,静脉出血需要在远心端压迫止血。失血红细后胞数目变少,导致血红蛋白数少,因此病人恢复期多吃富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4)d代表全身组织处的毛细血管,跑步是血流量增加,可提供大量氧气,促进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为跑步提供能量。【答案】(1)左心室主动脉房室瓣(2)b氧气动脉(3)远心端铁(4)提供大量氧气,促进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为跑步提供能量。(意思对即可)。请分析以下资料作答。资料一:蜂兰花具有特化的花结构及令人惊奇的传粉机制。它能释放一种特殊的气味,吸引雄蜂前来,而其花形适合于雄蜂停留时花粉粘在其身上。资料二:杜鹃产卵于多种鸟的巢中,靠宿主鸟为其孵化和育雏。有些宿主鸟能辨认出杜鹃下的蛋,并将其推出巢外或者弃巢。经漫长进化,杜鹃能产下与这些宿主鸟很相似的蛋(拟态蛋),使宿主鸟难以辨认。资料三:1987年,人类遗传学家卡恩等提出现代人单一地区起源假说。他比较了147名不同族裔妇女的线粒体DNA分子,根据其差异程度构建进化树,结果显示该进化树有一个共同祖先,由此推测所有现代人的线粒体DNA都来源于约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1)上述资料中提到的几种生物所属的生物类群有(填编号):。①裸子植物②被子植物③无脊椎动物④脊椎动物(2)蜂兰花具有独特的花形和传粉机制,杜鹃能产下拟态蛋,这些特征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性,是的结果。蜂兰花与杜鹃的生殖方式都是,上述特征使得它们在繁殖后代上更有(填“优势”或“劣势”)。(3)人的线粒体DNA携带信息。人类遗传学家卡恩等根据线粒体DNA的构建进化树,基于此证据提出了现代人单一地区起源假说,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地区。该假说如果有的支持,则更有说服力。【解析】(1)蜂兰花有花和果实,属于被子植物,蜜蜂为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杜鹃为鸟类,属于脊椎动物。(2))蜂兰花具有独特的花形和传粉机制,杜鹃能产下拟态蛋,这些特征是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蜂兰花与杜鹃的繁殖都***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这些特征使得它们在繁殖后代上更有优势。(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其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为基因,携带遗传信息。从资料可知,人类遗传学家卡恩等根据线粒体DNA的差异程度构建进化树,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地区。该假说如果有事实证据的支持,更有说服力。【答案】(1)②③④(2)环境自然选择有性生殖优势(3),营养丰富。某科研小组为探究火龙果的抗旱能力,选择健康且生长一致的一年生火龙果盆栽苗200盆,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对照组正常浇水(隔3天每盆浇水500mL),实验组干旱处理(不浇水)。第112天(16周)分别检测各项指标,结果统计如下表。请分析作答。80天第112天土壤含水量茎含水量土壤含水量茎含水量组别(%)(%)(%)(%)根长根数(cm)(条)(1)本实验的变量是。每组有苗100盆,统计各项指标时应计算检测数据的;如果盆数过少,会影响。(2)%,火龙果茎含水量下降到,表明茎的失水程度较土壤的(填“轻”或“重”)。(3)经干旱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火龙果的根长、根数,扩大了根与土壤的,从而使根尖的区可吸收更多水分,以适应干旱环境。(4)实验证明火龙果具有的特性,可在某些干旱地区试验种植。【解析】(1)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从问题探究火龙果的抗旱能力,可知本实验的变量为含水量。数据处理时计算平均值可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如果盆数过少,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分析表格数据,%,,表明茎的失水程度较土壤的轻。(3)由表格数据,经过干旱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火龙果的根长增加,根数增多,扩大了根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可使根尖的成熟区可吸收更多水分,以适应干旱环境。(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火龙果具有抗旱的特性,可在某些干旱地区试验种植。【答案】(1)含水量平均值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3)增加增多接触面积成熟(根毛)(4)抗旱/耐旱34.“碳中和”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或生态系统中二氧化碳的收支相抵,即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相当。某项目式学****小组搜集了如下两图所示资料。请分析作答。题34-1碳循环示意图9题34-2二氧化碳排放量统计图(1)在题34-1图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直接来源于过程(填编号),完成过程①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绿色植物通过过程④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平衡。(2)题34-2图显示1963-2019年间,无论全球还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已经出现超过生物圈的趋势,导致增强,全球气候变暖。(3)我国政府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请从以下两方面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各提一条要求。Ⅰ.增加二氧化碳吸收:;Ⅱ.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③为生物的呼吸作用,⑤为化石燃料的燃烧,都可释放二氧化碳。完成过程①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分解者;绿色植物通过过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碳氧平衡。(2)分析图2可知1963-2019年间,无论全球还是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都持续增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吸收量,已经出现超过生物圈碳中和的趋势,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3)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故可植树造林来增加二氧化碳吸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从低碳出行等做起。【答案】(1)①②③⑤分解者光合作用碳-氧(2)持续增加吸收量碳中和温室效应(3)植树造林低碳出行(答案合理即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