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文档名称:

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医学PPT.ppt

格式:ppt   大小:2,600KB   页数:4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医学PPT.ppt

上传人:相惜 2017/12/3 文件大小:2.5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医学PPT.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提要
血压波动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血压波动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血压波动的临床表现
血压波动的诊断
血压波动的治疗
血压波动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血压波动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的变化程度,是人类血压最基本的生理特征之一,又叫作血压变异(BPV) 。
年龄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老年人不仅血压水平较中青年人高,而且容易发生血压波动幅度和频率的非生理性变化,称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上可表现为昼夜节律异常、体位性低血压、晨峰血压增高、餐后低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随访间和季节间的血压波动等。
临床研究发现,异常血压波动与靶器官结构和功能损害、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率密切相关,其对预后的影响独立于血压的绝对水平,有可能成为新的风险预测指标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正确处理异常血压波动是当今我国老年人血压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邀请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讨论和制订了《老年共识结合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实践经验人异常血压波动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对老年人异常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和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据此提出了治疗方案。
血压波动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血压波动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分类
临床上常根据时间跨度将血压波动分为: 短时变异包括数次心搏之间、数分钟( 如: 一次随访内的血压变化) 以及 24 h 内( 昼夜节律变化) 的血压波动。
长时变异包括日间、数周( 如: 随访间变异) 、数月( 如: 季节间变异) 甚至数年间的血压波动。
血压波动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影响老年人血压波动的因素

老年人大动脉弹性下降和僵硬度增加、内皮功能障碍、压力反射敏感性下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减退、肾脏排钠和容量调节能力减弱。

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 、肾病、呼吸道疾病、炎症、淀粉样变、副癌综合征等。

贫血、容量减低、营养不良、寒冷、睡眠障碍、慢性疼痛、便秘、前列腺肥大、焦虑、抑郁或情绪波动、围手术期血压波动等。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大中动脉狭窄(特别是肾动脉狭窄) 、原醛增多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嗜铬细胞瘤等。

血压测量不规范、降压治疗方案不合理、药物相互作用、治疗的依从性差等。
血压波动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血压波动的临床表现

正常人的血压表现为夜低昼高型,多数学者认为正常人 24 h 血压节律呈双峰双谷,即清晨觉醒和起床后明显升高,8∶ 00 - 10∶ 00 达高峰; 此后下降,在 16∶ 00 - 18∶ 00 血压再次升高; 以后缓慢下降,直至凌晨 2∶ 00 - 3∶ 00 至最低值,即“杓型”现象,对适应机体活动,保护心血管结构和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节律随着增龄逐渐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