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大象转身的困惑与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象转身的困惑与思考.doc

上传人:jactupq736 2017/12/3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象转身的困惑与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象转身的困惑与思考
焦灼与恐慌同行,担忧与希望共生,这是转型路上的一种常态,不分大小,不论强弱。
《小康》:提及互联网金融,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互联网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能否谈一谈您本人对此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吴翔江:第一,商业银行面临多方竞争压力,战略转型迫在眉睫。当前传统商业银行的多方竞争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中资银行竞争日趋激烈;,对银行业务产生较大冲击;,大跨步向互联网模式发展,银行业竞争者来势汹汹;,基金、保险、证券行业互联网化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商业银行也正在积极探索互联网化道路,加快转型脚步,积极应对。电子银行体系渐趋成熟,未来面临结构调整;银行系“宝类”产品迅速扩大,已形成一定规模;商业银行布局网上商城,积极探索新型发展模式;商业银行网贷平台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另外,商业银行还加大了线上传播力度及创新程度,中国金融类广告主广告投放排名,银行服务类居首位。
《小康》:互联网对银行业的一个比较大的改变就是削减了它的中介功能,也就是金融脱媒,请问在您看来,这是个好事还是坏事?
吴翔江:好事还是坏事,我觉得要看怎么定义金融脱媒,如果定义就是资金流不经过金融系统,不通过商业银行,那我觉得它是基于现在这种现状的一种必然的反映。
但是,因为现在很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做银行的业务,如果说把这些东西都纳入到金融市场,那它又不是脱媒了。关键还是看人们怎么理解脱媒。
《小康》:除了脱媒,脱柜也是目前传统商业银行转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挑战,请问您认为柜台最后会消失吗?
吴翔江:目前银行业脱柜的特征非常明显,也非常强烈。以工行为例,现在柜台业务占总业务量不到10%。不过,我认为柜台不会消亡,第一,我们并没有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完全的互联网化。第二,因为人是高级动物,是需要交流的,是有情感的,所以说任何一项服务完全的虚拟化也是人类无法接受的。
柜台,尤其是非现金柜台不会消亡,但需要转型,以后分工必然会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
《小康》:,?
吴翔江: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能力最主要是两点:一是打破信息不对称,二是促进专业分工,从而提高了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为我们带来重要的跨界整合,从技术上实现了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之间传统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有效结合,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可能会催生一个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新产业的升级、企业的转型。
,从电子化走向信息化。,从技术出发,实现了支付、投资理财和融资业务的线上交易。?我认为,从技术上讲,将是云计算、大数据的逐步融合。现在,,这是技术的必然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都是指互联网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在商业上,互联网金融是不是有生命力,是不是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同,很重要的原因有三点:一是以商业模式转型的内生需求为引导;二是以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为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