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宽严相济政策在刑法中的适用.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宽严相济政策在刑法中的适用.doc

上传人:ohghkyj834 2017/12/3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宽严相济政策在刑法中的适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宽严相济政策在刑法中的适用
【接要】我国提出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引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关注,为了更好地将这个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发挥出其司法实践价值,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和法律的权威运转。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出宽严相济政策在刑法中的适用能动性,全面深入地认识和理解宽严相济政策的概念及内涵,对它在刑法中的适用进行良性的、全面的思考,从而实现政策与法律关系的统一,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和谐和有序。
【关键词】宽严相济;政策;刑法;适用
我国提出的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有其理论依据的,我们需要全面而深入地探讨宽严相济政策的概念及特征,充分发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能动性,以更好地弥补刑事法律自身的缺陷,在司法实践中做到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宽严相济政策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为构建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概念及内涵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我国的社会整体规划和总体战略相吻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并被确立为我国基本的刑事政策。它的总体解释可以表述为:当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其中:“宽”也即宽容、宽恕、宽大的涵意,可以确切地分为“该轻而轻”、“该重而?p”两种情况。也意味着对于严重的刑事犯罪,可以根据其自首、立功等表现,给予从宽处罚、减轻处罚。
“严”意为严厉、严苛之意,主要是指对于犯罪手段残忍、情节恶劣的严重犯罪行为者,要予以从重处罚。“济”则为配合、协调、统一之意,主要是指宽中有严、宽严适时的涵意,指对于犯罪行为人可以结合其社会情况、案件具体情节等,进行从严或从宽处罚。宽严相济政策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的拓展,重点在于以犯罪的震慑力,体现出法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最大程度上化解社会不安定因素,促进社会的和谐和有序。
宽严相济政策有其鲜明的特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性。这是对罪刑处置的总体原则和方法,具有宏观性和普适性,它涉及多项内容,如:犯罪预防政策、刑事立法政策、刑事司法政策等,主要用于宏观上对刑事诉讼的指导。
2、灵活性。宽严相济政策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它可以根据具体社会情况而有所变化,它主要是要求司法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主动寻求案件处理的办法,弥补刑事法律的滞后性局限和缺陷,更好地增加法律的弹性和灵活能动性。
3、综合性。宽严相济政策可以对刑事立法、司法和执行,实施不可缺少的统领作用,可以成为这些统一体的法律依据和指导。同时,宽严相济的政策还是刑事司法思想和方式的统一,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惩罚犯罪。
二、宽严相济政策在刑法中适用的意义分析
(一)体现出法律适用的本质属性和要求
法律必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作用,才能显现出其生命力,必须要将文字上的
“死法”转化为案件裁定中的“活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宽严相济政策同样也体现出法律适用的本质属性,它同样要在刑事法律文本的限度之内,不可逾越,然而,它是所有具体案件的灵魂,可以在这个政策的能动范围内,实施具体的定罪量刑。
(二)显现出司法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求
司法自由裁量权是指司法机关所拥有的灵活适用法律的权力,它应当体现出公正、正义、公平和合理,要在抽象的法律应用到具体案件的裁定过程中,实现其普适性的应用功效。宽严相济政策与司法自由裁量权体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它们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