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元气论与中医.ppt

格式:ppt   大小:3,957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元气论与中医.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2/4 文件大小:3.8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元气论与中医.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元气论
一、什么是元气?
中国古代元气论,是古代先哲探索宇宙,用以解释世界本源所创立的较为完整的学说,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的思想之一,儒、道、医等诸家皆广为运用。
元气,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元,始也。——《说文》。按,当训首也。
元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有一个东西,万物由它构成,万物最初从它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它作为实体,永远同一,仅在自己的规定中变化,这就是万物的元素和本原。”
——《自然辩证法》引亚里士多德
“万物的元素和本原”与“原始物质”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是有区别的。所谓“原始物质”只能存在于现存世界的开始,以后就分化了。但“万物的元素和本原”不仅可以存在于现存世界之先,而且必定存在于现存世界之中、之后。
元气论者使用的“(元)气”或气的概念,一般相当于“万物的元素和本原”。
“乾坤是毁底,故开辟后必有混沌;所以主宰乾坤是不毁底,故混沌还成开辟。主宰者何?元气是已。元气亘古万亿岁年终不磨灭,是形化、气化之祖。”
——明·吕坤《呻吟语》
“太虚者,气之体。气有阴阳,屈伸相感之无穷,故神之应也无穷;其散无数,故神之应也无数。虽无穷,其实湛然;虽无数,其实一而已。阴阳之气,散则万殊,人莫知其一也;合则混然,人不见其殊也。”——张载·《乾称篇》
张载此处的太虚(气),不是混沌之气,而是阴阳统一的清虚之气,它和有形的大地、万物处于并存的状态中。
元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二)

(1)什么是气化?
阴阳二气逐渐的不易觉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显著的变化的基础,这种运行变化产生天地万物并推动天地万物的变化,所以它又概括了一切物质形态的各种运动变化。
“气有阴阳,推行有渐为化。”——张载《正蒙·神化》
“变言其著,化言其渐”——张载《易说乾卦》
广义的气化包括了气化形、形生形、形化气等一切物质形态的一切形式的运动变化。
“天地间非形即气,非气即形,杂于形与气之间者,水火是也。由气而化形,形复返于气。”——宋应星·《论气》
(2)(元)气化天地万物,天地万物复归于)(元)气。
“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杨雄《法言·君子》
“有始之必终,有形之必坏。”——张湛《天瑞》注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张载《正蒙·太和》
(3)气化的秩序和条理
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引起无穷的变化,产生出万事万物。
“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
——张载《正蒙·太和》
万物产生有一定的秩序。
“生有先后,所以为天序;小大高下相并而相形焉,是谓天秩。天之生物也有序,物之既形也有秩。”——张载《正蒙·动物》
“阴阳之精,一化而为水火,再化而为土,万物莫不藉以生之。”——王夫之《道体·慎言》
“阳陷于阴为水,附于阳为火”——张载《正蒙·参两》
这个过程具有循环不已、进进不已的性质。
“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万殊。其阴阳两端,循环不已者,立天地之大义。”
——张载《正蒙·太和》
“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