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欢迎课堂
古代诗歌鉴赏之 把握诗情
教学目标
把握诗情,掌握读懂诗歌情感的方法。
诗歌的外壳与内核
景、物、人、事、史
外壳:
内核:
情、理、志
外包装材料(景、物、人、事、史)
被外包装材料包裹着的情、理、志
如何把握诗情
1、抓住体现作者心情的词与主旨句
雨雪曲(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侍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简析】这首诗所描写边地的环境:雨雪交加、荒凉苦寒。“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
家乡到边关的路。这首诗表现了
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双调]沉醉东风重九 [元]卢挚 题红叶①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②?【注】①相传,唐代有一宫女在红叶上题诗,经御沟流出宫外,为一读书人所得。后来宫中遣放宫人,题诗的宫女就嫁给了那个读书人。②“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表达了作者在重阳佳节,面对衰柳寒蝉
的满目秋景,却无人作陪的淡淡哀愁。
2、抓住作者 ——了解诗人生平及创作风格。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简析】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一生坚持抗金复国,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终。他的词作多抒写其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这首词就抒发了他的壮志难酬仍忧
国忧民的宏大襟怀。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简析】李煜是南唐后主。他继位时宋已代周,南唐形势,岌岌可危。及后其降宋,被鸩杀。其前期词多写其对宫庭豪华生活之迷恋,词风多为琦香绮丽。被俘后,囚于宋室,故国之乡,系囚之恨,岁月无常之感,常笼心头,便作词以抒怀。故其后期词风格转为哀怨伤婉。
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
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
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
3、抓住诗题——诗歌鉴赏的向导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问: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简析】先联系标题,后联系全词词句等,就可准确把握诗情。从标题《思远人》上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飞云、归鸿、红笺等意象来表现
这一情感。这首词表达了作者
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