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海淀区统答案细则及评分标准.ppt

格式:ppt   大小:127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海淀区统答案细则及评分标准.ppt

上传人:1136365664 2017/12/4 文件大小:1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海淀区统答案细则及评分标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1)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表顺承,就)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表假设,那么)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表假设,那么)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则则连用,加强对比)
(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
(表转折,却)
(5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副词,加强判断)
因(02、04、08、09年高考)
(1)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介词,经、由、通过) (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副词,于是,就)
(3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庖丁解牛》)
(顺着)
(4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 因袭,沿袭)
(5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趁,趁机)
(7)因河为池(《过秦论》)
(凭借)
(8)因人之力而敝之(《烛》)
(依靠)
而:
(1)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 表并列,又)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
( 表顺承,接着,就或不译)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而且)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表转折,但是)
(5)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 表修饰,地)
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表修饰,地)
(6)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表假设,如果)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7)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通假,通“尔”,你)
(8)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
(语气,固定结构“罢了”)

(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
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廉蔺列传》)
(2)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三人称代词,代词,他)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秦贪,负其强。(《廉蔺列传》)
(4)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指示代词,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5)则其一二而扣之(《石钟山记》)
(代词,其中的)

(6)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副词,表推测,大概)
(7)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副词,表反问,难道)
(8)吾其还也(《烛》)
(副词,表商婉,还是)
(9)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副词,表祈使,一定)
(10)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连词,选择,是还是)
(11)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
(连词,如果)
(12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助词,不译)
断句翻译
唐太宗有一次对苑西监穆裕大发脾气,下令在朝堂上杀掉他。当时高宗做皇太子,赶忙冒犯威严进谏劝阻,太宗怒气才平下来。司徒长孙无忌说:“从古以来,皇太子劝谏,往往是趁空闲时委婉进言。今天陛下盛怒,太子冒犯威严进谏,实在是古今所未有过的。”太宗说:“人长期相处,自然耳濡目染。自从我治理天下,虚心听取正直的话,就有魏征早晚进谏。魏征亡故以来,刘洎、褚遂良等继续进谏。皇太子小时候在我身边,常看到我对进谏的人心里喜悦,因而****染成性,所以会有今天的进谏。”
答案
夫人久相与处/自然染****自朕御天下/虚心正直/即有魏征朝夕进谏/自征云亡/刘洎//褚遂良等继/太子幼在朕膝前/每见朕心说谏者/因染以成性/故有今日之谏。
(“// ”可断可不断)
12.(8分)默写
①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②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④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⑤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⑥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表扬:默写满分的同学
4班
曹燕妮、李健楠、龙丝雨、孟诗悦、申佳潞、
孙艺玮、陶然、王诗菡、徐小然、叶婧妍、
于越、张宝元、赵佳坤、荆思佳、王晨望、
乔赢东、赵冬晓、张赢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