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正行润心相融
摘要:教育的发展为每位有志于教育事业者敞开了大门,搭建了大显身手的舞台。许多教师带着青春的赤诚与梦幻,带着理性的思想,构建出了理想的教育框架,但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教师也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三尺讲台一时之间多了许多烦恼,与日俱增的困乏取代了原本的心高气盛,单调、低效取代了原本的丰富。我们怎么了?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忙碌的我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本文就学生问题行为进行审视与解读,并给出正行、润心、相融的答案。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
关键词:学生问题行为正行润心相融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次去学校上班时,笔者内心都会涌出一股特别的滋味。面对学生,笔者的心里有着深深的无奈和无助,可笔者又期盼吸进去了那么多的叹息,最终能吐出勇气。
一、案例一:有那么一位女生
第一次
起因:课堂上,笔者严肃地批评着:“蔡同学,上课专注一点……”她极不情愿地从后桌扭回头,嚅动着嘴唇低下头,她没有任何动作和变化。“还在嘀咕什么?赶紧看书。”
“我说什么了?”蔡同学极有尊严地愤愤狡辩。
……
“请你站到外面冷静后再进入课堂。”
结果:课后,笔者在教室外走廊与她进行沟通,最后,她面带灿烂笑容向我保证不再犯。
第二次
起因:办公室里,我耐心地询问:“蔡同学,为什么你的作业总是不按时交?不懂吗?”还是那副灿烂的笑容:“呵呵,老师别扣学分,我是忘了把作业拿回家了,我现在就去补。”
结果:作业偶有交上来,但每一次作业要么是不完整,要么是完全抄袭。
第三次
起因:上课铃响后2分钟,蔡同学与左前排同学还在继续下课的对话,笔者停下来看着她。“干嘛老看着我?”她的嗓门很大,很自尊也很不屑,看上去此话是对着随我一起盯着她看的同学,但我听着也是回敬我的。我继续我的教学。
结果:第二天去教室的路上,蔡超同学从后面跑步上来,带着笑容搭上我的肩膀,“老师,我作业交的噢!”
接下来的很多次,她课堂聊天停不下来,课后作业交不上来,课外热情不打一处来;笔者也批评了,也教育了,也激励了,她还是循环往复。笔者每天都在从自以为成功的云层跌入失败的深渊,循环往复。笔者觉得自己成了唐诘可德。怎么办?
?不行!
强烈的外部控制会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如何应对控制”上去,事实上减少了学生反思的可能性。于是,对不同风格的老师,学生就会表现出不一样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态度。很多学生多年来受到那么多批评,为什么没有效果?不是没效果,可惜那是另一种效果,就是锻炼了他的“抗批评能力”。况且,无数“批评谈话”总的感觉基本上是陈词滥调,学生已经不知听过多少遍了。所以这种谈话和放录音差不多,如果有作用,往往也不是谈话中的信息起的作用,而且是教师训斥的态度和“被叫到办公室”这种惩罚方式起到的作用。
?不行!
一种新潮的主张是“无惩罚教育”“赏识教育”,它相当于神话故事,遭到了教师的普遍反?Α@追蚶鲜Φ木?验告诉我们,完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忽悠。你或许能在一段时间内或某个局部环境中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