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起.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起.doc

上传人:qvuv398013 2017/12/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起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大家都知道。此话的出发点自然无可厚非,谁不希望自己能够因为结交更好的朋友而取得进步呢?于是乎,这一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流传了千百年,被一代代人奉为至理名言。但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此话其实问题颇多。
一句正确的话,总是需要大家遵守的。但倘若人人都抱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思想,这句话恰恰就无法实现。一个人希望与一个比他更优秀的人结交以“近朱者赤”,可对于那个更优秀的人而言就成了“近墨者黑”,这样一来那个更优秀的人又哪里肯呢?
对于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名言为何能流传上千年之久,竟还被大肆地承认和标榜,却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人们对此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没有认真地思考就接受了这种思想。这种人当然有,且不是少数。但倘若以此来解释,未免有些牵强,毕竟善于思考的中国人从古至今从来就不缺乏。我甚至相信,曾经一定有人也曾对此提出过异议,只不过没有被大家像接受这句话一样完全地接受。

现在我们可以说说另一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众所周知,这句话实际上是非常自私自利的,读书和当官的本意显然不在于“黄金屋”和“颜如玉”,甚至读书和此二者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千百年来的读书人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但这种思想却依然广泛流传。这里面的道理并不难解释,那是读书人心中的功利色彩在作祟。事实上读书人心里本来就对“黄金屋”和“颜如玉”有着强烈的欲望,而这句话只不过是恰好说中了他们的心思,说到他们的心坎上了,他们当然乐意接受,并不是读了这句话才开始渴望“黄金屋”和“颜如玉”的。
同样的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说法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原因也是它说中了人们的心理--自私和冷漠。不必对此过于诧异,对于这种心理,实际上我们人人都有,恐怕连圣人都无法摆脱。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这句话的对象仅仅是针对一个人的,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动辄就是“我要提高”、“我要进步”、“我要与优秀的人交往”,完全没有将心比心进行换位思考,也不管优秀的人愿不愿意和自己“同流合污”,也不管别人会不会因为和自己交往而停下前进的步伐,什么也不管,只管自己要“一往无前,奋勇前进”。只想着得到,却不肯付出,这显然是一种自私的行为。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领域中水平上确实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有时甚至是非常明显的。按照这句话的逻辑,优秀的不去理会落后的,富有的不去帮助贫穷的,那么那些"落后"的人将永远只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连改变命运的机会都没有。这句话对人们的指导竟是剥夺他们向上奋斗的阶梯,剥夺他人向楷模学****的机会。倘若这不是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又该如何解释?
更可悲的是,这种自私和冷漠居然在被承认和认同千百万次以后衍化成了至高无上的真理,成为了多少中国人心中的箴言信条,成为了许多教育者口中的谆谆教诲。我记得小时侯,我常喜欢与一个在大人们看来各方面比较差的孩子玩耍,因此常被长辈指责。大人们就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导我,我反唇相机说:“我近墨者黑,那她就近朱者赤了啊,反正总有人赤、有人黑,只不过是她黑还是我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