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告别一九八六.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告别一九八六.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7/12/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告别一九八六.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告别一九八六
[摘要]崔健的《一无所有》呐喊出了时代的焦灼与困惑,作为当代文化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被纳入当代文化研究视野的歌者,崔健被贴上了“叛逆”与“愤怒”的标签。随着时代的迁移,崔健也在不断的改变、尝试与创新。
[关键词]崔健歌词创作时代语境转型

1986年,当崔健着一件残旧的军大褂,背着一把吉他,两裤管一脚高一脚低地跑到为纪念“国际和平年”搭建的简陋舞台上,用沙哑的声音吼出《一无所有》时,他没有想到,台下的观众震撼了,疯狂了。他更没有想到的是,从此,他作为中国摇滚乐第一人被载入中国音乐史的同时,也被当代文学家纳入了文化研究的视野,编写入了谢冕的《中国百年文学经典》与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中。

一、一九八六与《一无所有》

正如崔健所说:“艺术永远不可能与平行于自己的时代相脱离。”《一无所有》的一炮打响与八十年代的时代语境是分不开的。

在历经惨痛的十年文革之后,80年代中国正式步入了正常的生产以及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化建设之中,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与政治虚幻理想的驱魅,人们一下子意识到了自身的艰难处境以及与西方存在的巨大差距。痛定思痛之后,国人一方面对十七年以来国家意识形态产生了怀疑与否定,另一方面,在审视自身的同时,又将西方文化纳入学****与模仿的范畴。于是新一轮的文化概念、科学技术的引进开始运行,激进主义的情绪开始浅滋暗长,种种社会问题淤积起来亟待解决。1986年,邓小平把改革的目标从经济体制进一步推进到了政治体制,文化热也在这一年掀起了高潮,以致被学术界命名为“文化年”。在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人们发现理想坍塌后。自己除了被刺激和唤醒了渴望、焦灼、喷怒、无奈等等情绪后,却原来一无所有。
这种物质与精神上的赤贫感与彷徨、苦闷、失落的时代情绪弥漫在一代人之中,在巨大的心理压抑下,人们急需找到一种合理合法的宣泄渠道。于是,当崔健带着他那苍凉激越的《一无所有》以摇滚乐放浪不羁的演出形象,声嘶力竭的演唱风格,震撼人心的旋律与节奏,呐喊出那压抑已久撕裂一代人心中的痛感时,一代人震撼了。
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自由/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曾经的执着成为了历史无情的嘲弄,十年一梦觉醒后遭遇的却是前路的迷茫。集体主义的理想破灭之后带来的是集体的精神失落。不可否认《一无所有》所借助的摇滚形式,给当时听惯了革命歌曲、主旋律音乐和传统民歌的中国听众带来了视听感官上无与伦比的冲击和震撼效果。但崔健词作把握上恰合时代情绪这一因素,却是摇滚乐从此在中国得以迅猛传播的重要契机。这一点,崔健也坦然承认:“我觉得音乐的内容与形式应该是统一的,这就是表现社会问题。其实我当时的《一无所有》就像化学反应,因为社会有接受这种反应的基础,人们常年生活压抑,没有发泄通道的情绪会通过这样一首突然的歌得到释放,产生了反应效果。”
《一无所有》奠定了崔健摇滚的言说风格,圈定了崔健摇滚乐传播的受众基础,也使很多评论据此为崔健贴上“愤怒”与“叛逆”的标签。确实,在崔健的很多歌曲中,如《一块红布》《红旗下的蛋》等都有叛逆的因子,但崔健无疑不可能叛逆到底。

二、政治文化反思与现实关怀

从1987年到2005年,崔健一共发行了五张专辑,分别是1987年《新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