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土族刺绣的魅力.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族刺绣的魅力.doc

上传人:cj83252951 2017/12/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族刺绣的魅力.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土族刺绣的魅力
在青海湖东部、祁连山南麓这个被称为青藏高原上彩虹的故乡的地方,居住着一个神秘而勤劳的民族――土族。这个民族的风情总是与美丽的彩虹联系在一起。你看那土族妇女的花袖衫由彩虹的七种颜色组成,也叫“七彩袖”,那红色象征太阳和幸福,黄色象征大地和丰收,蓝色象征天空和安宁,白色象征牛羊和吉祥……彩虹故乡的人用绚丽的色彩装扮自己、美化生活、传递友谊、寄托感情,于是刺绣这种表现色彩的艺术便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土族刺绣的种类

土族刺绣品种丰富,花样繁多,绣品大体上可分为4类:一是实用类,这是七族刺绣的主要品种,丰要有鞋、袜、腰带、辫筒、枕头等;二是观赏类,主要有钱褡、衣领、衣袖、荷包、口袋片等;三是礼仪类,主要有钱包、笔包、裤带、寿帐、挽联等;四是宗教用品类,用刺绣塑造佛像和装饰寺庙殿堂。这只是从大的方面进行区分,实际上许多东西既是实用品,又是礼仪品,很难严格划分。现从中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加以介绍。

。这是土族妇女装束发辫的布袋,也叫辫套。土族姑娘出嫁时要举行戴头仪式,亲人们郑重地将辫筒佩戴在她的发辫上,所以戴辫筒也是已婚妇女的象征。土族妇女一般将辫筒成对地佩戴在胸前。将3寸见方的绣片3至6片按规矩并列排在布袋上,并配以其他装饰物,就成为一副完整的辫筒。由于地区不同,辫筒也风格各异,有的以刺绣花纹为主,辅以其他少量装饰物;有的从上到下绣满花,有的则绣一半或只绣两头。青年妇女的辫筒秀丽花哨,老年妇女的辫筒淡雅古朴。所以辫筒既是护发套,又是装饰品。

。土语称之为“普斯尔”,男女皆用。一般用黑、蓝、绿布缝制而成,总长在4米左右,两头裰以大块绣片。绣片的面积大的有40×60厘米,称为“达包”腰带,妇女系用;绣片小的腰带能像衣袖那样筒起来,男女都系用。妇女系腰带时将一头绣花片吊于臀部,另一头绣花片横压其上,从背后看去一片华丽;男子则将绣花带头耷拉在两侧,别有风趣。腰带刺绣面积大,所反映的内容十分丰富,占主体的是以太极图为核心的莲花纹样和以“”字为基础的连续图案纹样,土族称为“富贵不断头”。腰带刺绣以盘绣为主,兼用平绣,绣制密度极高,只有心灵手巧、技艺高超的绣女才敢问津,一条精美的腰带甚至要花教年时间才能完成。

。这是土族妇女的装饰品,一般宽15厘米,长60厘米左右,上面缀3至4片方形或长方形的绣片。过去每个绣片就足一个口袋,作为装钱币之用,故称钱褡。现在,爱美的妇女们用荷包、针扎、小镜子等精心装饰,使昔日的钱袋子成为今天璀璨琳琅的装饰品。钱褡图案以花卉和简练的动物图案为主,多衬以白底,用平绣绣成,素中见艳,十分谐调。钱褡由已婚妇女佩戴,成对地系在身前腰带下,跟身后的花腰带前后呼应,显得花枝招展。
。也称兜肚、裹肚、缠腰子。土族围肚分两种:一种形如坎肩,属衣服类,在大襟上做一很大的口袋,上面绣满花,穿起来围着肚子,所以叫围肚,为男子穿用;另一种呈菱形或方形,做上口袋,绣上花,是一种贴身服饰,土族妇女多用此,叫“兜兜儿”。围肚是男女青年装扮自己的极好装饰品,也作为男女青年的定情物。青海“花儿”中所唱的:“大红的兜兜儿大红的线,扣线绣下的牡丹;为了个尕妹心扯烂,穿上个兜兜儿心才安。”因而其上多刺绣隐喻爱情的图案,例如“孔雀戏牡丹”“石榴抱桃”“蜂戏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