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中国历史概述 3
第一部分中国发展简史 4
第二部分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一) 9
第二部分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二) 20
第二单元中国的民族民俗 29
第一部分概论 30
第二部分汉族民俗 36
第三部分中国北方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42
第四部分中国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 64
第五部分中国中南地区少数民族民俗 87
第三单元中国自然旅游景观 95
第一部分地貌景观资源 98
第二部分水体景观资源 112
第三部分气候和气象景观资源 129
第四部分生物景观资源 141
第四单元中国风物特产 145
第一部分中国菜系 147
第二部分名酒、名茶、中药 201
第三部分陶瓷器、工艺品 217
第四部分文房四宝、工艺画、年画和风筝 242
第五单元中国古代建筑 254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简史 255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件 258
第三部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271
第四部分宫殿与坛庙 284
第五部分陵墓建筑 301
第六部分城市与防御工程 317
第七部分古塔与楼阁 323
第六单元中国古典园林 340
第一部分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简史 341
第二部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 350
第三部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构景手法 358
第四部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360
第七单元中国民族传统技艺 378
第一部分中国书画艺术 379
第二部分中国戏曲 399
第三部分中国武术 423
第八单元中国宗教 436
第一部分宗教知识简述 437
第二部分佛教 443
第三部分道教 493
第四部分基督教 503
第五部分伊斯兰教 509
第九单元中国台、港、澳地区 517
第一部分台湾省 518
第二部分香港特别行政区 523
第三部分澳门特别行政区 527
第四部分亚太地区客源国 530
第五部分欧洲地区客源国 546
第一单元中国历史概述
课型:新知课
教学目标: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进程发展各个阶段的基本概况;掌握旅游中所涉及的中国历史小常识
知识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中国基本的历史知识。
技能教学目标:让学生能根据课本知识,学以致用,充实景点导游词。
思想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历史、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中国历史小常识。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特定名称的区分及理解
教学时数:8课时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回顾中国历史发展历程,重点了解“三孔”、“泰山”、“刘公岛”等景点的相关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底蕴,如泰山的封禅历史、三孔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积淀和儒家文化的体现。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师示范
教学步骤:导入、讲授、讨论、讲解练习。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到淄博古兵车博物馆学习实地讲解,加深学生对我国历史知识的掌握,使学生能够熟练讲解山东历史知识。
第一部分中国发展简史
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中学所学中国历史,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中国发展简史。熟悉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及其所处阶段所取得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成就以及历史文化常识,并结合旅游过程中所需历史知识进行掌握。
一、原始社会时期:(有人类居住祖国境内的漫长历史时期)
原始人(直立人):云南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生活状态
早期智人与晚期智人:过度阶段
氏族公社:母系——河姆渡、半坡文化;
父系——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古代传说概述
二、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奴隶社会):
夏:前2070年禹的儿子启建立、奴隶社会制度的初步建立
商:青铜器冶炼(司母戊大方鼎)、历法(日食记录)、甲骨文
周:武王伐纣、日食记录
三、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春秋时期始于公元前770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
战国时期始于公元前475年,止于公元前221年,因战乱纷繁而得名。
思想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有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和墨家等学派;
科学技术:《春秋》中留下了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甘德和石申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水利:著名的有邗沟、郑国渠、都江堰等;
文学艺术:《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医学方面:扁鹊总结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四、封建社会时期——秦至清鸦片战争
指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建立了秦王朝,作为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国家,后经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1)数量多领域广:涉及科技、医学、建筑、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