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舌诊图文详解大全(一)主病及相关研究: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 。、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 图解: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裂纹舌主病: (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现代研究认为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 ——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 - ——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 - ——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 ——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或阴证误用凉药; - ——舌红而裂,大渴引饮者为上消; - ——红赤苔腻厚而裂纹,为脏腑实热; - ——无苔无点而赤裂,为阴虚火炎; - ——舌绛干燥裂纹,为邪热入肝或阴液大伤; - ——但裂不光,为胃阴不足,痰热凝结; - ——若舌绛而边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为阴液大亏,心火上炽; - ——舌黄有虎斑纹者。为气血两播; - ——舌红润而有黑纹,为厥阳之寒证; - ——下后反见人字纹者,为肾气凌心; - ——中有袭纹者,多属胃气中虚; - ——淡白舌有发纹满布者,为脾虚湿侯,舌红露黑纹数条而苔滑者,为水乘火位之寒证;- ——舌现蓝纹,在伤寒为胃气衰微,在杂病为寒积滞宫中; - ——裂纹而出血,血液灼枯,舌尖出血,为心经邪热塑盛。- ——由于裂纹舌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较少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 图解:胖大舌: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的称胖大舌。- 主病及相关研究:胖大舌亦有古籍将其与肿胀舌合论。实则,大舌是由脾之阳气虚衰,或兼寒湿而致舌体胖大,虚浮,嫩软色淡,常有也痕,属虚,当与肿胀舌区别而论。- 胖大舌主病: - (1)脾虚,证见舌体胖大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多由于水饮痰湿阻滞,水湿潴留舌体致舌体胖大。若谈白胖嫩,舌面水滑,属脾肾阳虚,气不化津,水湿上泛所致,治宜健脾益气,方宜八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类。- 临床多见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