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试析有关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综述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析有关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综述论文.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12/6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析有关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综述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析有关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综述论文
论文摘要:产学研合作在国外有很好的传统,而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相关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从产学研合作研究这一母体中独立出来的系统研究还不多。通过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国论文摘要:产学研合作在国外有很好的传统,而在我国发展时间并不长,相关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将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从产学研合作研究这一母体中独立出来的系统研究还不多。通过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分析出我国目前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是重复研究和空缺、空白环节同时大量存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文献;研究;综述

产学研合作在发达国家有良好的传统,相关研究已很丰富。但人们真正开始熟知产学研合作,日益意识到产学研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则是源于“硅谷”经济奇迹的出现。世界各国纷纷仿效美国建立产学研合作组织,产学研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日益重要的课题。我国引入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概念把握不妥,认识不清影响着产学研合作的推进和深入研究。有学者极力主张将产学研合作分成两层意义来研究,即第一,合作开发科研。其核心是经济,主体是科技人员,主要目的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如美国的“硅谷”。第二,合作培养人才。其核心是教学,主体是学生,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社会与生产的适应能力,如德国的“双元制”教育。这一区分,使我国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更加细化和科学化,学者们约定俗成将第二种类型的产学研合作称为产学研合作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从产学研合作研究这一母体中独立出来后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就此进行了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906年,深受杜威实用主义影响的美国工程师赫尔曼·施奈德首先在辛辛那提大学提出“合作教育”(CooperativeEducation)概念。施奈德大力推崇大学与当地企业合作,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认为这种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劳动中获得与实践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从工厂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补贴学****之用。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成立发展和推广合作教育的社会团体。1983年,由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菲律宾、英国和美国等共同发起,成立了“世界合作教育协会”。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模式的优势和特色,以便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广,2003年8月世界合作教育协会通过理事会和全体会议表决,将
“合作教育”改为“与工作相结合的学****德国联邦政府更是颁布《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和《职业教育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德国的专科高等学校和职业学院实施“双元制”教育管理模式。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则是采用“三明治”学制的工读交替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收效。

国外产学研结合在大学、职业教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但在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之初也遇到了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产学研结合实施早期,不少企业很难不去计较眼前的利益损失而与学校一起开展产学研结合。针对这些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相应对策,,预测未来一百年合作教育的可能发展趋势,其中提出采取“三重螺旋”的运行模式来加强学校—产业界—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出现“双赢”甚至“三赢”。而“双赢”的观点已在西方达成共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