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黄浦江畔看潮头.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浦江畔看潮头.doc

上传人:好好用的文档 2017/12/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浦江畔看潮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黄浦江畔看潮头
上海!这座中国最大、最发达的城市,对于新中国走过的60多年风雨历程,是一座巨大的丰碑,建国后每个重大事件和历史关口大都与上海紧密相连。大到尖端的航天火箭、“运十”飞机,小到百姓过节的糖果、孩子过年穿的新衣,都曾是上海的辉煌。上海的生活时尚、消费取向都曾引领潮头,印记着共和国的历史脚步,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之路。
抚今追昔,新华社上海分社老一代摄影记者的照片,可以让我们回首这段难忘而激情的岁月,勾起每个人在火红年代的深刻记忆,触摸苦涩而幸福的年轮痕迹;展望未来,新一代摄影记者的画面,可以让我们回味从沉沦到奋起的时光,唤起大家思索从民生的柴米油盐,到今天富裕日子的温馨片段,笑看上海乃至中国人的崛起,憧憬美好的新世纪蓝图。
我的采访从老记者开始,近距离采访这些可敬的前辈,聆听他们动人的采访故事,了解他们奋斗一生的新华摄影事业。

杨溥涛,上海分社摄影组创始人之一,今年85岁,至今仍在从事摄影教育。

对于杨老来说,上海这座城市与他的革命生涯几乎融为一体,他当摄影记者的绝大部分经历都与上海密不可分。杨老1949年从华东新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新闻出版总署中央摄影局摄影室工作,1952年4月到新华社摄影部,同年7月即随曹兴华同志到上海,创建华东总分社摄影组,一直到2006年才放下手中的相机。因为上海在中国的龙头地位,因为新华社的报道工作,杨老50多年的作品数量惊人,我在中国照片档案馆调阅时,看了一上午他的作品,只浏览了很少的部分,不敢说杨老的发稿和存档照片最多,但在中国摄影史上肯定是名列前茅的。
访谈中,杨老说起用过的器材如数家珍,从折叠的蔡司、基辅相机,到禄来各机型、徕卡M3、勃朗尼卡、尼康,简直是新华社摄影器材更新换代的历史。杨老回忆,早期的上海分社摄影报道主要领域是工业发展和成就,兼顾一些忆最深的外事采访是1986年英者摄影机位安排得离停机坪很远,那年头的装备都不行,可以完成任务,但拍不到好片子。杨老就选了谁都不去的电视拍摄机位,把大哈苏镜头装在尼康相机上,这样可以拍到飞机和女王下机时的欢迎场面,拍完后立即赶赴摄影记者的机位,结果总社发稿还是选了侧面的电视机位拍摄的画面,他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杨溥涛说,在穆青、曹兴华等老一辈记者的教导下,新华社记者成长有个好环境,更有好的传统在感召你。赵棣生当年曾告诫他,记者一定要上路。上路的话,弱者就变强者;不上路,强者就变弱者。上路的办法就一个: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杨老强调,在新华社做好记者就两条: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现新闻线索,挖掘新闻价值;工作起来一定要有大局意识,要有集体主义精神。
杨老也是这样做的,在工作中细致认真,在拍摄时努力创新画面。三年困难时期,他拍纺织工人把肉票放在玻璃板下,以示与国家共患难;杨老还非常用心地拍摄我国第一架大飞机“运十”,几乎每个研制细节和试飞的每个环节都留下了大量的影像资料,今天看来是弥足珍贵。

张平,79岁,20世纪50年代在部队任摄影干事,当过志愿军战地摄影师,1958年到上海分社工作,主要从事工业报道。
张平说,改革开放前,上海在中国的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全国四分之一的GDP都出自上海,上海的工业报道受到全国关注。在大跃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