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美术批评之重.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美术批评之重.doc

上传人:好用文档 2017/12/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美术批评之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美术批评之重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推波助澜的当代艺术批评也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深阔背景下起步:文革结束后的最初几年,一切都需要重新思考和重新评价,许多与政治相关联的问题尚待澄清。那时的人们,思想中的参照系和理想模式还是五六十年代,旧有的思维模式也不可能给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带来突破性进展,1979年以后,美术批评开始有了起色。许多在过去根本不能触及的理论禁区被打开了。诸如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表现自我与表现生活的关系问题;艺术的本质与功能的问题;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问题;抽象与具象的问题;艺术个性与民族性的问题以及形式美、抽象美、人体美的问题等等。可以说,从1979年一直延续到1984年的这一场讨论,几乎触及到美术理论中的所有基本问题。与此同时,先后创刊的《世界美术》和《美术译丛》也开辟出另一个“战场”。当时,作为《世界美术》负责人的邵大箴一面参与各种理论问题的讨论,一面开始在该刊连载他撰写的《西方现代美术流派简介》,“首闯三十年来的禁区,形成了中国美术界对西方现代派的基本印象和美术出版界介绍西方现代派的大纲”。后来,他又连续撰写了《现代派美术浅议》、《传统美术与现代派》、《西方现代美术思潮》等著作,对于刚刚开放的美术界了解西方现代艺术提供了最初也是最急需的读本。

批评家本质上依赖于他人的思想。他是从他人的思想中得到食物和营养的。从主体经由客体到主体,这是对任何阐释行为的三个阶段的准确描述。走向对象,乃是走向自身。
既然如此,那么美术批评的重要性何在呢?我对此作了一些研究,并概括出以下几点:
一、美术批评可以促使美术创作更全面发展。美术创作水平不断提升,如有许多画家只满足于程式化的绘画技巧,忽视全面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结构,结果创作出来的作品匠气十足。而优秀的美术批评可以使艺术家技巧与人文共同发展,不致于疏忽了人文的因素。这就给美术批评提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即在文化观念与人文针对性上应给画家以巨大的启示,使他的作品具有文化品位与人文力度。
二、美术批评对于美术创作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个有影响的美术批评家对本地区乃至全国的美术创作也有着极大的干预力量。尤其是一些活跃于海外的美术批评家对中国艺术家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993年是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国际的一年。元月,由香港汉雅轩画廊主办,张颂仁与栗宪庭策划的“89中国新艺术展”在香港、澳大利亚先后举办。内地五十余位前卫画家的二百余件作品参展,巡回展出时间长达四年。6月,“第45届威尼斯国际双年展”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十三位中国艺术家应邀参加双年展中的“东方之路”展,这是中国当代艺术首次进入西方重要的国际性大展。
我们把这两个展览纳入到“批评案例”中来谈论的惟一理由就是,批评家栗宪庭在这两个展览的参展人选的推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此时,作为“推荐人”的批评家,虽然还无权左右这些展览,但却成为中国艺术家进入国际的重要通道,从而成为权重一时的人物,“推荐人”的角色提升了批评家的价值。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国际系统而来的是一连串的问题:艺术家的文化身份问题、被中心话语边缘化的问题、后殖民主义文化问题、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化中的位置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成为此后批评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焦点。无论如何,我们可以看到,美术批评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