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目录[隐藏]
基本信息
诗词原文
注释译文
注释
译文
诗词赏析
结构分析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相关诗词
思想感情
基本信息
诗词原文
注释译文
注释
译文
诗词赏析
结构分析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相关诗词
思想感情
[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创作年代】:唐
【作者姓名】:李白
【作品体裁】:诗
[编辑本段]
诗词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编辑本段]
注释译文
注释
◆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黔阳县,唐时这里还是非常荒远的地方。
◆左迁:古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啼声哀婉凄切。
◆龙标:今湖南黔阳,唐时甚僻。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沅溪,当时属于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州东部。
◆随风:一作“随君”。
◆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2]
译文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鸟儿在不住地啼叫,
听说你遭贬了,被贬到龙标去,
一路上要经过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贵州以西![2]
[编辑本段]
诗词赏析
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读了这两句诗,人们不难想象出:寄游在外的诗人,时当南国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纷纷飘坠的柳絮,耳边是一声声杜鹃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够撩人愁思的了,何况又传来了好友远谪的不幸消息?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