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大哥》座谈会.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哥》座谈会.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7/12/7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哥》座谈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哥》座谈会
时间:2010年10月28日13:30-16:30
地点:话剧中心18楼会议室
与会专家:
赵耀民(著名剧作家)
罗怀臻(著名剧作家、上海市剧协主席)
郦国义(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
唐静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
谷白(著名剧作家、电影《高考1977》编剧)
剧组人员:
杨绍林、吕凉、洪靖慧等
王安忆(上海市作协主席)
宗福先(著名剧作家)
熊源伟(著名导演)
毛时安(文艺评论家)
顾晓鸣(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郦国义:最近看了两部话剧,一个是《大哥》,一个是《这是最后的斗争》。这两个戏的形态不一样,看得时候感觉也不同。看《大哥》时前半部分都很激动,这个戏提供了一个好戏的躯干,因为这两年除了王安忆的《长恨歌》,反映上海当代生活的戏不多,我觉得这部戏是我最近几年看到的印象比较好的戏。之所以我看完以后比较有感觉,是因为这部戏前半部分确实是现实主义的回归。非常符合我们传统,或者是现实主义的审美要求。但是到妈妈死后就有点象闹剧了,有点像电视剧,最后那个所谓大团圆的结局我不能接受。而前半部分打动我,是因为角色的进入勾起我很多回想。戏中的家庭生活跟我们经历的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是非常相像的。如今了解这个过程的人越来越少了,有这么部戏,很难得。

二嫂这个角色也比较成功。我觉得这个人物给整个舞台增添了很多亮色,表演也很到位,把这个市井味很充分的表现出来。还有培明,那个吃了糖不敢说出来的人,我觉得这个人物形象也很好,这么几个人物鲜明的个性,到戏的后半部却断裂了,每个人物的性格前后都是不完整的。除了那位去世的老太太。还有前半部分那个大姐,多可爱,后来变成了为钱不顾姐弟情的人,虽然很真实,但是性格戏份没有挖掘出来,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她个体本身性格原因在这个话剧里也看不出来。还有大哥,这样的大哥肯定就是一个悲剧,这个家庭我认为是很难有这么一个光明的结局。
另外我对舞美设计很满意,但是也有瑕疵,细节不够现实主义,不真实。所以戏有点受阻拦,进不去。另外文化革命期间是没有小书店的,更没有向阳书店,到处都是毛泽东的新华书店,还有静梅回来,送的两双鞋,说这是美国制造的,那时候还没有特别强调哪里制造这种概念。最后还是回到剧本里的一句话,说家庭是珍珠,那个线是需要父母穿起来的。现实主义这根线,也是需要穿的,把很多闪光的珍珠穿起来,这部戏就完美了。

顾晓鸣:首先不说这个戏有多少缺点,单从这个戏作为正面题材,能够一路走下来,从编剧到导演,有思路在里面,已经很不错了。再来说这部戏的问题,一个戏的评论要在戏中编剧导演设定的情景里面去看。随着社会的变迁。事实上这个太哥是做不下去的。最后出现的完美结局有些牵强了。
还有大哥和邻居感情那么纯真,应该有事件的,但是这个戏到最后就把这种东西扔掉了,本来很可爱的人物,最后就给断掉了。对编剧来讲,戏里的每一个细节,辛辛苦苦营造起来,到最后都要有一个交代,我们不评论它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遵照他们的心理线走下去。不但要有个交代而且前后衔接。戏剧自身的构造所形成的那种情绪,美学的东西,生活的反思,都大于一个人物形象的构造。
罗怀臻:因为这个戏五分之四的部分,能够把人情感控制住,能够引入人对自己记忆的一个唤醒,所以它的演出意蕴要大于剧场本身。舞台美术、音乐、演员的选择,基本格局我认为都不要大拆大卸,因为我们不能为达到高的艺术境界而放弃现实的东西,或者重新解释。

这个戏的感人之处,第一点在于现实主义,他不是一个过时的话题。它还有生命力,还有大剧场话剧的主题形象。尤其在当下,普遍的戏剧娱乐化,有担当的现实主义作品感觉还是难能可贵的,所以需要这样的作品,当然也不排斥其他流派的风格。
第二,青年作者从自己家族的记忆,从自己的心里起步,带有某种传记性质的作品,往往这种诚恳的作品容易成功。她写的这几年历史,我们大致都经历过,感觉到历史,一种气韵的真实,历史氛围的真实,这种真实是很难营造的。作为过来人,我认为青年作者要有两个方面的素养:第一要能擅于听取意见,不断吸纳别人的智慧。第二要擅于坚持。原稿中这个大哥就是对过去工人阶级的缅怀。这份缅怀里面有一份尊敬,有一份伤感。这个戏很有市井生活的质感。这种粗粒的生活质感在上海戏剧中是缺少的,文学作品也少,所以我觉得这个作品有独特的气质。这个作品需要经过微加工,包括某些回归。文学作品里要有一个典型代表一个时代。我感觉有两个人物不能丢掉,一个就是宋忆宁演的那个母亲,母亲的形象是一个骨架在这个戏里面,还有那个资本家的女儿。晓鸣说最后的神来之笔,希望就在这个人身上。这种人物确实在介入上海人的生活,比如海外关系,这是群像的需要。这是我对这两个细节的建议,这两个人物应该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