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别了,“不列颠尼亚”》
别了,“不列颠尼亚”11
美者及专栏作家詹姆斯赖斯顿说过:
“19世纪是小说家的时代,20世纪是新闻记者的时代。”
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信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渠
道就是各种媒体的新闻报道。因此,新闻对人们来说
具有重要意义:本单元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
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
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
导入
检查预习
1、生字
撤离紫荆花瞩目停泊冉冉易帜
记载( ) 载( ) 入史册三年五载( )
装载( ) 怨声载( )道载( )歌载舞
2、导学案
重难点探究1、5、6、8
检查预习
1、生字
撤( )离紫荆( )花瞩( )目
停泊() 冉冉( ) 易帜( )
记载(zǎi) 载(zǎi) 入史册三年五载(zǎi)
装载(zài) 怨声载(zài)道载(zài)歌载舞
2、导学案
重难点探究1、5、6、8
学习目标
1、学会梳理筛选提炼课文的主要信息。
2、品味本文标题及重要句子的含义,总结艺术特色。
合作探究一
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问题
1、就新闻结构而言,《别了··》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本文主体部分:选取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几个重要场景。找出这几个场景和几次降旗及对应的时间,并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方法:立足文本,筛选信息,归纳概括。
析重点
1、结构
导语: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1段)
主体: 4时30分:末代港督降旗仪式*(3)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5)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7)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8)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10)
背景:港督府变迁(4)插叙英国占领香港的历史(7)
结语: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11段)
别了,“不列颠尼亚”
4时40分:末代港督离开港督府(3)
(2——10段)
时间顺序
别了,“不列颠尼亚”
2、本文主体部分:选取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几个重要场景。
主体部分描写了英国撤退时的哪几个场景和对应时间?
本文写了几次降旗?标志?
第一场景:4点30分,降下港督旗帜;4点4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第三自然段)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第二场景: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7时45分,降英国国旗。(第五自然段)
彭定康接过降下的旗帜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易帜。(第八自然段)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