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doc

格式:doc   大小:95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7/12/7 文件大小:9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慢性心力衰竭治疗
(药物)
1、洋地黄 2、利尿剂 3、血管扩张剂: 硝普钠
4、环磷酸腺苷(cAmP)依赖性正性肌力药物
1)、儿茶酚***类强心剂: 多巴***.多巴酚丁***
2)、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药物)
1、β受体阻滞剂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3、醛固***受体拮抗剂
4、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s)
5、***碘***
(非药物治疗)
,重度心衰者需卧床休息,一般在心衰症状逐渐控制后,就应鼓励患者适当下床活动,但以不加重症状为限。
,少量多餐,尤其是晚餐;适当限制钠盐摄入,食盐量轻症不超过59,重症不超过29,忌用盐腌食品。应用利尿剂时,对钠盐的限制不必过严。
(药物)
, 至今仍是一线药物
洋地黄作用机制
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ase, 增加Na+-Ca++交换, 增加肌浆网Ca++利用, 增加心肌收缩力
抑制副交感传入神经Na+/K+ATPase, 进而使中枢下传的交感兴奋性减弱, 心率减慢
抑制肾脏Na+/K+ATPase, 减少肾素分泌(近年研究: 主要不是通过正性肌力, 而是降低神经内分泌活性)
①各种心脏病心衰;②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扑动、心房颤动等。
洋地黄类药物禁忌证: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②二度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③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①*** mg,每日1次,口服,连续口服7天,血浓度可达到治疗水平,此法虽然奏效较慢,但安全,发生毒性反应较少;本制剂适用于中度心衰维持治疗。②—,,注射后l0分钟起效,1—2小时达高峰。适应于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时,特别适用于心衰伴快速心房颤动者。③毒毛花甙K:,静注后5分钟起作用,—l小时达高峰, mg,适用于急性心衰。
洋地黄中毒的表现①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②心律失常:以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呈二联律、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非阵发性交界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多见;也可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③神经系统表现:头痛、忧郁、视力模糊、黄视、绿视等。
洋地黄中毒的处理①立即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及排钾利尿剂;②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苯妥英钠和利多卡因。苯妥英钠l00mg溶于注射用水20ml内,缓慢静脉注射,心律失常转复后,改用100mg每日3次,口服;利多卡因l00mg溶于20ml液体中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1次,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③缓慢性心律失常,可选用阿托品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必要时建议到上级医院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
应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坚持按个体化用药原则,下列情况洋地黄类用量应减少或慎用①肝肾功能损害或老年人;②心肌损害如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③严重缺氧如肺心病;④低血钾、高血钙;⑤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此外,与奎尼丁、***碘***、维拉帕米等合用时,可增高洋地黄血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