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体位性低血压的抢救配合
授课的目的:重点掌握体位性低血压的抢救配
授课人:黄顺花
参加人员签名: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
一、定义
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
体位由卧位变换为直立后3分钟内,或长时间站立发生的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低血压。通常收缩压较平常下降大于20mmHg,或舒张压下降大于10mmHg,主要表现是直立时血压偏低,还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时会发生晕厥。对于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在使用多种降压药的患者。
血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脏排血、周围血管阻力和循环血量3个因素,三者之间相互适应,互相协调,才能保证血压的相对稳定,这种协调主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完成,无论何种原因造成上述三种因素之一或多个功能发生障碍或其协同作用受损,必然导致血压的异常变化。心脏排血减少、周围血管阻力下降和(或)循环血量不足引起血压降低,反之引起血压升高。
正常体位变换时血压的调节
体位变
换时
回心血量下降
心输出量下降
刺激大血管容量感受器、
压力感受器
心血管中枢整
合传入信息
动脉和静脉血管收缩、
心率加快、心脏收缩力增加
心脏输出量增
加
适应体位的改
变换
维持正常血
压
人体有平卧位改为直立时人体可通过上述调节机制短时间内使血压恢复。
当上述任何一种自身调节机制失常,或药物影响,即可出现血压下降,各脏器灌注减少。
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对供血不足尤为敏感,可导致乏力、眩晕、认知障碍等症状,甚至晕厥。
可导致冠脉灌注不足。
4、血容量不足腹泻、呕吐、大量脱水、过度利尿、出汗过多、失血过多等。
5、医源性
⑴抗高血压药:
⑵镇静类药:
⑶抗肾上腺素药:
⑷血管扩张药:
6、有广泛的静脉曲张或血栓性静脉炎
三、体位性低血压的急救
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停用正在使用中的降压药,应反复测量不同体位的血压,立刻置病人平卧或头低脚高,松解衣领,适当保温,病人一般很快苏醒。
对发作持续较长而神智不清楚的病人,按压人中3-5秒,并观察神志变化,如复测血压未见回升,快速静脉补液或遵医嘱给予升血压药物,
监测血糖,排除低血糖反应,协助医生体检,排除脑血管意外。
密切监测血压,直至患者血压恢复正常。
四、健康宣教
,在站立前先做准备动作,即做些轻微的四肢活动应缓慢地改变体位,防止血压突然下降,起立时不能突然,须在床上静坐3-5分钟后再站立,即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站立位,如有头晕感觉应继续卧床休息从而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肢体屈伸动作不要过猛过快,
。洗澡水温度不宜过热,过冷,
4、不要在闷热或缺氧的环境中站立过久,
我们科使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的患者比较多,起床大小便最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应指导患者最好在床上解大小便。
5、我们科最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就是高血压患者正在使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降压时医生开单需要抽血检查卧立位高血压四项时建议医生停用后再查避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指导患者最好起床时做到3个30秒,由卧位转为立位时可以先平卧30秒再坐起来,坐30秒后无头晕不适再站立起来,站立起来床边停30秒后再行走,如果做到了这些会大大减低起床后跌倒的发生率。